品评网认证专家、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秘书长、食品安全专家董金狮领导发布的《粽子安全与过度包装市场调查报告》日前发布,报告中指出今年我国市场上销售的粽子对比往年,在质量安全和包装方面有较大改善,但仍有部分厂家的商品存在质量安全问题。
问题一:粽绳不合格易危害人体健康
棉线粽子绳颜色多样,有白色的、红白花色的、蓝白花色的、土黄色的。其主要目的是生产厂家根据粽子绳颜色区分粽子馅成分,便于消费者识别。调查人员通过对粽子绳进行燃烧实验发现,批发市场使用的粽子包扎绳燃烧后,有刺鼻味道,并伴有黑烟,可能是使用了塑料尼龙绳。


采购样品拆下的粽子绳,其中绿色为尼龙绳
绿色尼龙绳点燃实验,有刺鼻的味道并且冒黑烟
尼龙绳又名聚酰胺(PA)绳带,经高温水煮之后会产生对人体健康有毒害的物质,如二甲烷等毒素。毒素渗入沸水及粽子里,一旦食用过量易引发中毒。
问题二:粽叶添加香精和保鲜剂
市场销售的粽子叶分为两种,一种为干粽叶,另一种为保鲜粽叶。干粽叶为黄绿色,带有粽叶清香味,手感干涩。保鲜粽叶为碧绿色,带有光泽,香气很重,过量吸入头部有不适感,可能是在生产过程中加入了香精及保鲜剂。
调查人员将市场上采购的粽子及粽子叶进行了水煮,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调查粽子叶样品,左边三款为干粽叶,右边四款为保鲜粽叶

将粽叶水煮后,各种粽叶的汤颜色对比,左边第一种为干芦苇叶
粽子叶在使用上有南北之分,南方多用竹叶,北方多用芦苇叶。调查人员发现,竹叶经水煮后,汤的颜色比芦苇叶颜色深;干粽叶水煮后,汤颜色要比保鲜粽叶的颜色深,这是由于保鲜粽叶在加工过程中,加入了保鲜剂、护色剂,防止色素溶出,保护了粽叶颜色。

调查人员将采购粽子样品进行水煮,比较水煮后汤颜色
在调查的样品中,有存在粽子水煮后,汤色泛绿的现象,可能存在使用保鲜剂及染色等情况。
问题三:散装粽子存卫生隐患
部分散装粽子水煮后,汤色为浅黄色,浑浊并有悬浮物,可能是由于生产加工过程中,卫生条件不达标造成的,或是使用了过期变质的粽子叶,存在安全隐患。

调查人员将市场散装粽子水煮后,汤色浑浊,图中黑点为悬浮物
问题四:包装粽子保质期存在较大差异
调查人员还发现,一些包装粽子在保质期上存在明显差异,有的保质期为12个月,有的为9个月,有的则仅为5个月,甚至3个月。调查人员分析认为保质期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粽子馅料的差异、包装方式的差异、储存方式的差异以及可能添加了防腐剂等原因导致的差异化,品评网建议大家尽量购买保质期较短的粽子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