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山泉占近1/4的市场份额,其企业主体责任更加重大,本应依托庞大的国内市场,带头执行国标并实质性推进水标准的进步,这才是提高产品竞争力的正途。
面对可能的企业生产失范和标准执法疏漏,媒体监督的价值更加凸显。我们对农夫山泉“标准门”的不懈追问,即是本着公共监督的职责,从普遍正义原则出发,厘清产品标准在企业生产中的重要价值。
近一个月以来,面对舆论对标准问题的持续质疑,农夫山泉一味回避,使得“标准门”不断发酵。北京市质监局证实,因“标准”问题农夫山泉桶装水已在本市停止生产;市桶装水销售协会也发出通知,建议下架农夫山泉桶装水。
这样的后果实乃企业漠视舆论监督所致,但却并非舆论监督所愿。无论是媒体还是民众,质疑的意图旨在获知幕后真相,纠正标准错误,推动质量进步,而不是要打倒哪一个品牌。遗憾的是,一开始农夫山泉就低估了标准在产品质量方面的重要意义。
现代国家,对产品质量的源头控制,莫不是通过一套科学严格的标准实现,标准构成了现代生产工业的“大法”,既关乎产品质量和公共安危,也关乎国家形象和软实力。身处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环境,一国制定什么样的产品标准,标准执行状况如何,不仅体现其对消费者权益的尊重和保护程度,同时也向国际社会传递出该国的产品形象和法治形象,这正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食品安全领域,一些产品的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存在差距,备受百姓诟病,之前舆论对国内乳制品降低标准的强烈反应即是明证。而此次“标准门”折射出的饮用水标准乱象,无疑值得置于国家战略层面深思。按照国际食品法典,对瓶装水只有矿泉水和其他瓶装水两个标准。国家卫生计生委正在加紧对包装饮用水标准进行清理,将整合公布新的包装饮用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如果能够借此促进国内饮用水标准的提高,捍卫国标的底线正义并实现产品标准统一化、规范化,这对提升我国的市场竞争力和软实力大有裨益。
对企业而言,标准更是竞争力的体现。产品竞争归根到底是质量的竞争,质量不仅取决于原材料、工艺等实体因素,更取决于标准这样的程序因素。对广大消费者而言,企业执行什么样的标准更具质量上的直观印象,而在标准上就低不就高,首先向消费者传递出一种质量不自信,这恰是产品竞争力的要害。农夫山泉占近1/4的市场份额,且宣称“一直在努力推动饮用水标准的建设”,其企业主体责任更加重大,本应依托庞大的国内市场,带头执行国标并实质性推进水标准的进步,这才是提高产品竞争力的正途。倘若借着标准乱象打擦边球,甚至带头在执行标准上玩“躲猫猫”,最后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目前,我国还处在市场经济转型时期,法治化不足意味着产品质量容易存在风险。面对可能的企业生产失范和标准执法疏漏,媒体监督的价值更加凸显。我们对农夫山泉“标准门”的不懈追问,即是本着公共监督的职责,从普遍正义原则出发,厘清产品标准在企业生产中的重要价值。弄清楚这一点,就不难理解媒体缘何至今仍追问不止,也不难判断农夫山泉公布美国国家测试实验室检测报告依然是“顾左右而言他”。
为了促进标准进步这一监督者和被监督者共同承认的目标,追根溯源还得回到“标准门”的质疑起点:宣称高水质的农夫山泉,为何在标准上就低避高?何时作出修改并依法正确执行国标?农夫山泉只有正面回答,才能真正如其所言“造福国人”。
本报特约评论员傅达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