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消费警示 >> 浏览消费警示
海参产业用火碱等化学品 加糖加胶成公开秘密
来源:青岛新闻网    更新时间:2013年02月18日    关注度:     【字体:

记者调查——

   劣质海参非法加工已成业内公开秘密

   海参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海鲜产品,近年来在市场上十分走俏。近日,记者调查海参产品市场,发现海参养殖、加工企业鱼目混珠,各类产品良莠不齐,行业缺乏统一标准,令消费者难辨优劣。

   加糖、加胶,已是行业公开的秘密

   辽宁大连、锦州、葫芦岛等地是辽参的主要产区,记者近日来到大连市销售海参比较集中的一条街道,这里海参专卖店就有上百家。记者发现,已被卫生部明文叫停的“糖干海参”依然在销售。

   “现在海参的假冒伪劣产品很多。”一位李姓商家老板说,“最简单的假海参,扣在模子里制成,里面添加胶类物质。这种海参,常买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是假的。而糖干海参由于用糖定型,模样好看,发泡出来效果也不是很差,极容易迷惑消费者。”

   辽宁省渔业协会海参分会副会长吴岩强介绍说,糖干海参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多次高温蒸煮,导致海参体内营养物质大量流失。据检测,糖干海参含糖量高达50%以上,蛋白质含量则降到20%左右,食用后会对人的脾、胃造成伤害,并有可能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和消化疾病。2011年3月,卫生部下发了不允许海参企业生产、销售糖干海参的禁令。

   记者了解到,一些劣质海参加糖、加胶,已成为行业公开的秘密,有的海参添加物超过自重四五倍,商家从中获取暴利。一些无良商家为增加海参个头、重量,用各种手段对海参加糖、加胶质;为了让外观更美观,他们竟然使用火碱、福尔马林等化学药剂保水、保鲜,破坏了海参的营养成分,而且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危害。

   沈阳东陵警方曾破获一起案件,犯罪嫌疑人明知硼砂、工业用火碱为国家禁止使用于食品的化学物品,仍用其泡发海参,以期货品色泽鲜亮、易于售卖。他们一年时间疯狂销售“问题海参”2万斤。

   辽宁大连海参商会专家介绍,目前最好的海参加工方法是“淡干”,即鲜海参干化过程中不添加任何东西。但“淡干”海参个头较小、重量很轻,在样子上也不起眼。

   业内人士介绍,制成一斤淡干参,原料需要30—40斤鲜海参,淡干海参的成本每斤达到3000元到4000元之间,而劣质海参如糖干海参的市场批发价仅有1400多元。

   产品标准不统一,监管无法可依

   大连海参商会专家分析,目前海参行业新产品开发较快,有即食海参、速冻海参、海参胶囊等,但相关产品标准规范并未跟上。目前除了农业部制定了盐渍海参、干海参两个推荐标准以外,对于其他海参产品,比如水发刺参、即食刺参、高压刺参等等,都还没有统一的标准。

   缺乏行业技术标准,一方面导致相关的生产、加工、经营企业没有国标可依,于是企业之间各自为政,标出多门,导致市场上的产品参差不齐,价格也是千差万别;另一方面,技术标准的缺乏也使工商质检等政府部门在海参市场的监管上陷入了无法可依的境地,导致监管工作无从下手。

   劣质海参的大量存在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对正规海参生产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造成了较大的冲击。基于这样的考虑,一些海参上市企业纷纷试水“全产业链”的发展模式,即构建从海参苗种繁育到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

   中投顾问农林牧渔业研究员郑宇洁认为,海参企业进行“全产业链”发展,有利于实现对海参苗种繁育、养殖、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严格把控,实现食品安全可追溯,提高产品质量,也有利于破解监管难的问题。

   品牌营销专家姜云鹭告诉记者,中国海产品市场的竞争,已经发展到品牌与市场的激烈竞争阶段,完善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将会帮助企业在市场竞逐中脱颖而出。

   郑宇洁认为,全产业链对生产企业的要求较高,上市公司具备这方面的能力和基础。这种发展模式属于企业自律,归根到底,海产品市场的有序运行离不开行业监管。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糯米团团购烤全羊像兔子 肋巴骨最薄2毫米(图)
下一篇文章:雀巢下架含马肉成分的牛肉产品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