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人员在市场发现,同一品牌不同包装的5升装食用油,重量相差125克。 记者陈勇摄
记者张乐克 通讯员徐永峰
市民买食用油,习惯在价格上对比,然而许多人不知道:同样是标称5升的食用油,拎回家的便宜货,有可能差秤0.6公斤。3月底,武汉白沙洲大市场9家食用油批发商联合向工商部门举报:食用油缺斤少量现象严重,“差秤”品种约占市场3成。连日来,洪山区工商部门对此展开跟踪调查。
14个品牌壶装油涉嫌“差秤”
普遍少了0.2-0.6公斤
“一壶5升的油,标准毛重应不少于4.7公斤(即9斤4两)。但现在有的品牌,5升油毛重连9斤都没有,有的才8斤出头。”3月27日,洪山区白沙洲工商所根据经营户上述举报,抽查14个品牌的5升装桶装油,发现被举报品牌均涉嫌“差秤”。
工商人员抽查显示,标称南昌市洪昌油脂有限公司生产的“天香园”花生调和油,标注净含量5升,实际毛重为4.4公斤;标称江西大白鲨油脂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鑫银鲨”浓香花生调和油,毛重只有4.1公斤;标称江西鸿瑞香油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鸿瑞王”浓香花生调和油,毛重4.2公斤;标称武汉一家油脂有限公司生产的“碗中情”牌大豆油毛重4.25公斤,标称武汉某厂生产的“金福缘”牌大豆油毛重4.5公斤。此外,标称“厨状元”牌的大豆油,毛重约4.32公斤,标称“日康”牌的特醇花生调和油,毛重4.4公斤,标称“富贵缘”牌的压榨花生调和油,毛重4.1公斤。
食用油标注5升是体积单位,为何检查使用的却是重量单位。对此,白沙洲工商所负责人对记者解释,执法人员依据国家标准中不同食用油的最低密度允许值,加上空桶重量和国家允许的误差值测算而来。
据介绍,按相关国家标准规定,花生油相对密度允许的最低值为0.914公斤/升,大豆油为0.919公斤/升,菜子油为0.910公斤/升,芝麻油为0.9126公斤/升。
5升规格的食用油,国家允许最大误差值0.2%,再加上空桶重量0.14公斤左右,花生油的毛重最低为4.7公斤,大豆油为4.725公斤,芝麻油为4.69公斤,菜子油为4.68公斤,调和油按比例测算应在4.7公斤左右。
抽查的上述品牌食用油均达不到4.7公斤。工商执法人员介绍,差得少的如“金福缘”,差了约0.2公斤。多的如“鑫银鲨”和“富贵缘”,差了约0.6公斤。
“差秤油”壶身悄悄变细
普通消费者难以察觉
差0.6公斤油,这是什么概念呢?工商人员介绍,油的密度小于水,相当于少了600多毫升的油,可以装满一个啤酒瓶。可是,差这么多油,消费者目测都可以看出来,谁还会买这种油呢?工商执法人员调查发现,由于这些“差秤油”的油壶相比常见油壶有所改动,不仔细比较,普通消费者很难发现其中的猫腻。
执法人员将标称“富贵缘”牌食用油和另一品牌食用油放在一起,粗看起来,好像这壶“富贵缘”的油面比另一壶还高些,似乎份量更足,但是实际检测情况则正好相反。
工商执法人员称,这壶“富贵缘”的油壶高度与另一壶是一致的,但“腰围”则细了一些。据测量,正常油壶“腰围”(周长)约52厘米,这壶“富贵缘”只有50厘米左右,油壶变小了,消费者很难看出实际油量不足的问题。
据工商人员调查发现,市场多家品牌的油壶逐渐在“瘦身”。据介绍,国家对食用油包装瓶的大小尚没有统一的规定,不少厂家油壶的大小总在变化。有经营户反映,近一年多来,江西某厂家送来的壶装油越变越小,有时甚至每隔一个月油壶就有变化,而通常短斤少两的低价油,都是使用“瘦身”包装。
“差秤”已成市场公开的秘密
利润大头给了零售商,行为涉嫌欺诈消费
一壶油少0.2-0.6公斤,能多赚多少钱?谁赚了这些钱?工商部门调查发现,在产销“差秤油”的利益链上,利润大头给了零售商。
尽管今年食用油批发价较去年最高时几乎跌了一半,但通过短斤少量获取的利润空间依然不少。以国内一级豆油批发价6800元/吨为例,厂家生产一壶5升的“短斤”大豆油,最高可以“节省”4元,一箱(4瓶)也就是16元。按照中等规模食用油企业每年5000-1万箱销量估算,至少可以带来8-16万元的“净利润”。
不过,白沙洲市场经营户表示,厂家不可能赚这么多钱,生产“差秤油”的厂家哄不了批发商。经营食用油的周老板称,“这些油虽然斤两少了点,但是卖给我们批发商时价格也便宜,因为每一批货我们都要称重,基本上是多少斤就卖多少钱。”
以“鑫银鲨”为例,虽然工商称重发现少了600克,但是厂家批发价为124元/件(4壶),折算每壶油31元左右,而足重的品牌油批发价约150元/件,两者实际油价相差并不多。
据工商人员调查,批发商也不会从“差秤油”中赚钱,往往在进价基础上加1-2元就对外销售了,“差秤油”往往是二线品牌或杂牌,只能靠低价快销。
真正赚钱的是零售商,每壶进价30元左右的“差秤油”,在零售市场上可以卖到40元-45元左右,一壶油就可以赚10多元。
白沙洲工商所负责人询问经营户,“既然厂家基本不赚差秤钱,为什么不标注油的实际净含量,而非要标5升呢?”“那样的话,根本没人买这种油。”多个经营户异口同声称,不少零售商到市场点名要进“差秤油”,就是看中其利润空间。这些零售商摸透了市民的消费习惯:首先看是不是5升,再看价格是否便宜,“很少有人买油还要去称重的。”
厂家骗不了批发商,批发商也骗不了零售商,最终却是消费者被骗了。消费者买了这种便宜油,扣除短斤少两,实际平均每升油花的钱并不比高价油少。白沙洲工商所负责人表示,这种虚标净含量的行为,明显有欺诈消费者的嫌疑。
大型超市尚未发现
“差秤油”主要流向小超市
白沙洲批发市场是武汉市最大的粮油批发市场,食用油销量占到武汉市场总量1/6左右,短斤少两食用油在白沙洲市场如此常见,在武汉市零售市场上也不少见。
记者与工商执法人员在中百、中商等大型超市,抽查了超市销售“中昌”、“金龙鱼”、“沙鸥”等11种品牌的食用油,其实际称重均达到相关标准要求,尚未发现短斤少量的现象。
然而在城区一些小规模便民超市,“差秤油”问题突出。在洪山鲁磨路百佳超市,一壶标称“金福缘”大豆油零售价42元,实际毛重只有4.5公斤,另一壶售价高达60元的江西山茶调和油,毛重也只有4.57公斤。在南湖小区多家便民超市,工商执法人员发现3种品牌的“差秤油”,差油200-400克左右。工商执法人员责令其下柜停售,后续产品经检验合格后才允许销售。
洪山工商分局执法人员介绍,目前查获涉嫌缺斤少两的食用油,多是一些杂牌或者二线品牌,这些产品往往难以进入大型超市的销售渠道。真正进超市的产品,反而不敢缺斤少两,否则厂商的损失会更大。“差秤油”销售渠道,往往盯上城区内一些个体粮油经营部、便民小超市和郊区农村市场。在这里购买食用油的往往都是一些低收入人群和弱势群体,他们对价格敏感,但一不小心就可能踩上“差秤油”的“地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