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消费警示 >> 浏览消费警示
甜蜜中暗藏隐患 青岛蜂蜜市场质量堪忧
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10年06月23日    关注度:     【字体:
    中国质量新闻网山东频道讯 (李翠翠 中国质量报记者 朱文达)春天是蜜蜂辛勤劳动的季节,商场里的蜂蜜也逐渐走俏。近来,记者走访青岛地区的蜂蜜市场发现,蜂蜜质量良莠不齐。虽然早在2005年国家就对蜂蜜颁布强制性国家标准,但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蜂蜜仍然存在,给消费者带来一定的危害。

    昨天,记者走访几大超市了解到市场上主要有六七种品牌蜂蜜,蜂蜜种类以洋槐、枣花、紫云英等几个单种蜂蜜和小数混合蜂蜜为主。正在购买打折蜂蜜的陈女士表示,蜂蜜美容养颜,自己经常喝,看到超市打折就购买了一瓶。至于蜂蜜的质量问题,陈女士表示,身边的人经常买到假蜂蜜,所以自己一般都倾向于买品牌蜂蜜。对于蜂蜜行业普遍存在的质量问题,一位从事蜂蜜生产的老板分析道,像洋槐蜜,2009年山东省的收购价格在1.2万元每吨左右,今年收购价略微上升,波动不大。这样算来每公斤的价格就是12元。再加上加工、包装、运输等费用,按照现在市场上的洋槐蜜500克装价格在十几到三十元的定位,如果产品质量过关的话,价格在十几元的蜂蜜,根本没有利润空间。所以不可否认,蜂蜜行业中存在一定的猫腻。另一位业内人士则直言:蜂蜜市场的利润很低,如果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商家很难赚到钱。像500克装的洋槐蜜,自己不会买价格在20元以下的。

    而据了解,蜂蜜质量参差不齐跟优质蜂蜜的市场流向有一定的关系。山东大部分蜂场都有对外出口业务,像纯正的洋槐蜜在收购时就能达到一级品的要求,大都销往国外市场。面对国内市场的需求,厂家只有采用以次充好的办法,采购低价位的蜂蜜掺和到高价位蜂蜜中出售。比如,2009年油菜蜂蜜每吨价格在6000元左右,比洋槐蜜价格低了一倍,部分商家瞒天过海,将油菜蜜掺和到洋槐蜜中出售,普通消费者是很难辨别其中的双重身份的。

    有十几年养蜂经验的王女士则介绍,蜂蜜来源阶段也可能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为了提高蜂蜜的产量,部分养蜂户会在蜂蜜没有成熟的时候就采集,甚至喂食蜜蜂白糖。而喂食白糖后产出的蜂蜜与糖水相差无几,营养价值很低,厂家用便宜很多的价格买去,与好蜂蜜混合后销售,蜂蜜质量必然大打折扣。

    相对于以次充好的蜂蜜,目前市场上还存在一定的假蜂蜜。比较常见的是在蜂蜜中参入果葡糖浆或者白糖。用淀粉酶解发酵生成的果葡糖浆颜色与天然蜂蜜几乎一样,通过添加香精后,一般人很难区别。而用白糖或添加饴糖制成的蜂蜜,其中往往加入了防腐剂、香精、色素等化学物质,会对人体造成一定危害。近来,就有市民反映,青岛一些槐花盛开的街道上有人出售假蜂蜜。记者走访看到,只要在路边简陋地摆上一个蜂箱,就可以叫卖“纯天然蜂蜜”。在一个蜂箱旁,一位女顾客刚买了两斤天然蜂蜜。看到记者上前,蜂农急忙兜售刚采出来的“原生态蜂蜜”,要价10元一斤。记者看到蜂蜜清澈透亮,闻起来气味也缺乏槐花的清香味道,有种过于甜腻的糖味。当记者质疑周围并无蜜蜂要求打开蜂箱看一下时,蜂农草草解释刚收箱,蜜蜂已经出去采蜜了。而据知情人士透露,像他们这样小规模的放蜂,采集的蜂蜜是有限的,售卖的蜂蜜很可能是假蜂蜜,市民购买食用后,很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

    蜂蜜市场良莠不齐,如何辨别蜂蜜很重要。据专业人士介绍,主要还是靠看和闻。假蜂蜜看起来清澈透亮,而真蜂蜜中含有生物酶、矿物质、维生素和花粉等,相对浑浊。假蜂蜜闻起来感觉刺鼻或有水果糖味,真蜂蜜气味浓郁,有淡淡的花香,口味醇厚。

    另外,记者在走访中还发现,虽然蜂蜜的国家标准中明确规定,蜂蜜中不得添加或混入任何淀粉类、糖类、代糖类物质。如果在蜂蜜中添加其他矿物、生物或其提取物、分泌物、工业生产物质,不应以"蜂蜜"或"蜜"作为产品名称或名称主词,但部分厂家仍置若罔闻。记者在某超市看到,一款名字叫女士花粉蜂蜜膏的产品配料标注的是益母草蜂蜜、麦芽糖浆,另一款洋槐蜂蜜膏,也是在洋槐蜂蜜中添加了麦芽糖浆。而且这两款商品都没有具体标注蜂蜜的含量,很容易混淆视听,给消费者购买商品时造成误导。

    相关链接:

    产品关注:蜂产品

    出场专家:文红

               湖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产品简介

    蜂产品是蜜蜂为了种族的生存和繁衍向自然界索取并加以加工的物质或蜂蜜自身的分泌物。蜂产品成分复杂、含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它们有调节人体生理机能、提高免疫功能、增强体质、振奋精神、增强智力、迅速消除疲劳以及美容、抗衰老等作用,是营养最全面的食疗佳品和药品。

    蜂蜜是一种传统的天然保健食品。按蜜蜂采集于一种或两种以上蜜源植物花蜜的不同,把蜂蜜分为单花蜜和百花蜜。单花蜜是指蜂蜜在某一个时期只从一种蜜源植物上采集的花蜜所酿造的蜂蜜,单花蜜通常以蜜源植物的名称来命名,如洋槐蜜、荔枝蜜等。我国大宗商品单花蜜至少有30多种。

    蜂王浆是幼龄工蜂头部的营养腺和上颚腺共同分泌的混合物,它通常被用作蜂王的食物,是一种乳白色或浅黄色,有酸涩、辛辣味、微甜并具有特殊香气的浆状物。蜂王浆含有丰富的水分、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各种维生素和黄酮类化合物,此外蜂王浆中还含有自然界独有的10-羟基-2-癸烯酸(10-HDA)。近几十年来,由于其出色的营养保健功效,以为世人所接受并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医药保健品。

    蜂胶主要是蜜蜂用于保护蜂群和对抗病虫害,加固蜂巢的作用。蜂胶的化学成分很复杂,成分有黄酮类、萜烯类、醌类、酯类、醇类、酚类、醚类、有机酸和大量的氨基酸、酶类、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等。含有大量的黄酮类、萜烯类化合物是蜂胶的重要特征。

    关键指标

    1.蜂产品中药残、农残超标。由于在蜂蜜养殖中使用了兽药对蜂蜜进行病害防治以及采集的蜜源使用农药,造成兽药和农药的超标。

    2.蜂蜜淀粉酶值和羟甲基糠醛不符合标准要求。淀粉酶值和羟甲基糠醛是反映蜂蜜的新鲜度,判断蜂蜜受热过度掺入人工转化酶与否的质量指标之一。

    3.蜂蜜、蜂王浆掺假。

    4.蜂王浆中10-羟基-2-癸烯酸不符合标准要求。10-羟基-2-癸烯酸是从蜂王浆中分离出一种有机酸,是蜂王浆的重要成分之一,是一种特殊的不饱和有机酸,蜂王浆的许多性质如气味、pH值等都与它有关。它只存在于蜂王浆中,是蜂王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含量在1.4%~4%之间,性质比较稳定,有很好的杀菌、抑菌作用和抗癌、抗放射的功能。

    选购指南

    蜂蜜

    (1)看颜色 由于蜜源不同,蜂蜜的颜色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深色蜂蜜所含的矿物质比浅色蜂蜜丰富。如果你想补充微量元素,可以适当选择深色蜂蜜,如枣花蜜。质量好的蜂蜜,质地细腻,颜色光亮;质量差的蜂蜜通常混浊,且光泽度差。

    (2)看黏稠度 纯蜂蜜较浓稠,用一根筷子插入其中提出后可见到蜜丝拉得长,断丝时回缩呈珠状;如蜂蜜含水量高,断丝时无缩珠状或无拉丝出现。此外,也可把盛装在玻璃瓶里的蜂蜜摇晃几下,然后倒转瓶子,看蜂蜜在瓶壁上有否挂壁,有挂壁且挂壁时间越长越好,证明蜂蜜的黏稠度大。

    (3)视个人口味购买 由于蜜源品种不同,蜂蜜的口味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蜜的颜色越浅,其味道也越清香。口味淡的人可选购槐花蜜、芝蜜、棉花蜜;口味浓者可选购枣花蜜、椴树蜜、紫穗槐蜜等。

    蜂王浆

    (1)眼观:一般为乳白色或淡黄色,上下颜色一致,有光泽。

    (2)鼻嗅:有独特的芳香气味,不允许有腐败发酵气味、牛奶等气味。

    (3)口尝:有酸、涩、辛、辣味,且回味略甜,太甜可能掺假。

    (4)手捻:应有细腻感,因品种不同,有的有细小的晶体。

    蜂胶

    一看:认真查看产品批准文号。以蜂胶为原料加工的产品,在经卫生部指定的权威机构进行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有效性检验、试验(必要的动物试验和人体临床)和专家评审后,报卫生部审批合格后发给《保健食品批准证书》,方可进行生产和销售。

    二试:消费者在选购蜂胶产品时,可以要求售货员当面进行稀释冲饮试验。用温开水稀释冲饮时,应具有蜂胶特有的清香气味,颜色金黄透亮(蜂胶中功效成分总黄酮的颜色),口感微显麻辣涩苦,入口清爽新奇。

    消费者最好到正规的商店购买经过检验合格的蜂产品。购买时要注意标签上应标明产品名称、净含量、配料表、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名、厂址、产品执行标准号标等相关内容。消费者在选购蜂产品时,应选购加印(贴)有QS标志或有批准文号的蜂产品。不要随意到小摊上购买,以免买到掺假蜂蜜。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劣质餐巾纸有“毒” 外出就餐宜自备纸巾
下一篇文章:昌黎假葡萄酒还在泛滥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