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消费警示 >> 浏览消费警示
窥探食品缩水疑云饮料暗中缩水变相瘦身图
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10年03月31日    关注度:     【字体:

点击浏览下一页

小包装方便面减量不减价 饮料暗中“缩水” 添加剂“偷龙转凤”

  最近物价涨声连连,尤其是白糖价格更是一路上涨,好比那不断冒尖的楼价,一路高歌而上。为了解决原材料、运输、生产等费用上涨问题,不少食品企业纷纷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过有些消费者发现,有部分食品就有暗中缩水的嫌疑。究竟事实是怎样呢?

缩水现象一

  随心杯分量减近半价格不减?

  记者从念书时已经是某牛肉面的忠实粉丝,眼瞅着“偶像”的净含量从原来的净重127克降到122克,再降到115克,虽说价格没有变化,但是分量就接近少了近10%。不过一想这一年的原材料成本比起前年的确是上升了不少,也就默认了这一变相涨价行为。但是日前就有特别较真的朋友报料,说某牌子红烧牛肉面推出的颇为适合下午茶时段垫肚随心杯,净含量只有59克,比起“正装版”的净含量115克少了近半,但是价格却卖2元6角,比起正装版的2元9角只便宜了3角钱!这样算不算是一种变相涨价行为呢?既然分量减少近半,那么价格应该也便宜近半才对吧?

  记者带着这样的质疑,立即奔去超市求证,发觉大部分的即食面品牌都推出了点心杯、随心杯等小杯量装,分量减少近半甚至是减少7成的,但是价格和正装版相比并没有降价近半,甚至有一款海鲜面,正装版110克装卖3元5角,而小杯装34克卖2元3角,分量减少了近7成,而售价只便宜约4成。究竟这种所谓的贴心小杯装行为是否企业转嫁成本上涨的行为呢?

  行家回应

  包装越小成本越高

  记者带着这一疑问请教了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董金狮,他表示,对于即食面来说,即使是正装版(也就是正常分量)的即食面原材料大概在8角左右的成本,外包装估计4角左右,根据行业的一般情况来说,包装不会超过成本的15%。至于小杯装,外包装价格应该会在3角左右。不过,对于包装来说,一般而言是包装越小成本越高,因为工艺难度会增加,尤其是边角率高,导致成本比例上升。而且设备的折旧率、人工费和正装版是一样的,因此小包装价格未必能如消费者所想的,按照分量减少比例而下降。

  不过对于消费者而言,他们所想的大概会是:虽然说设备的折旧率、人工费和正装版是一样的,但是生产者本身在生产这些小杯装的同时也在生产大杯装,它们的销售渠道、生产设备都是可以共同使用的吧?

  缩水现象二

  饮料变相瘦身?

  关于饮料瘦身,在这一行来说可真有点算是个“古老”的命题了,早在2008年的时候已经喧嚣过一轮,关于含量从当时的500毫升减到450毫升、480毫升,从直筒设计变成旋身设计。虽然令消费者议论纷纷,不过就有专家指出,只要在外包装上标明了净含量,企业就已尽了告知义务。因为,我国食品行业的相关生产标准规定,无论是产品加量还是减量,只要符合标准并在外包装上标明真实含量,生产企业就没有违反相关规定,不算是价格欺诈问题。

  不过近日就有消费者报料,为何同是标明450毫升的饮料,价格同样是3元的瓶装饮料,高度却会有差别,譬如某品牌鲜果粒饮料就比另一品牌的混合果汁饮料高出了起码一个半瓶盖的高度,而且另一品牌的果汁饮料并不像某品牌那样是满到瓶盖下沿的。而且这种情况不仅仅限于某款饮料,这是为什么?

  行家回应

  包装空积率不能超过60%

  对此,董金狮副会长表示,其实大家都对这个问题有误解,都把液体的体积率等同于瓶子的容积率了。其实瓶身上标的是液体体积率,也就是里面装的液体有450毫升。国家规定,包装成本不能高于零售价的20%,包装空积率不能超过60%。

  不过记者却发现,现行《计量法》对商品的量,特别是对预包装商品如何实施计量监管未作规定。也就是说,瓶装饮料内的饮料体积只要不少于容积的4成就可以了……

  缩水现象三

  添加剂转用低价货?

  还有一种更为隐性的缩水行为,一般消费者难以留意到,就是添加剂质素的改变。最近白糖价格上涨,部分食品以成本较低的甜蜜素、麦芽糖浆来代替白糖。如某品牌的豆奶粉被消费者质疑其配料中为何增加了麦芽糖浆和安赛蜜(与糖精同类的人工合成甜味剂),而新出产品配料中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则降低为仅达到国家推荐性标准的底线。为此,记者打电话向此品牌的有关人员求证,对方表示自己负责市场,不清楚生产方面的情况,当记者请他提供生产部联系方式时,对方以人在外地很忙为由挂线。

  有不愿透露姓名的添加剂经销商表示,由于最近食品原材料上涨,部分生产商在采购添加剂时会转用价格和等级没有以前高的添加剂,或者采用人工合成添加剂。一般消费者很难判断所用添加剂是何等级及天然与否,此种“缩水”很具隐蔽性。

  消费者声音

  变相加价感觉被算计

  对于企业的种种疑似缩水行径,消费者怎么看?

  秦莹 (传媒总监):我习惯一看见特别的饮料瓶设计就买来试。近两年发觉新设计的瓶装饮料分量越来越小。我比较过,同样500毫升,奇异果王倒入水晶葡萄汁的瓶子里是倒不满的,由果汁面到瓶盖下沿还有约一个瓶盖高度的空位。你想一批果汁数量有多少,每瓶起码少这么一两瓶盖的分量,几十万瓶下来是个什么概念?我宁愿直接涨价,起码叫人心理上舒服。这种变相更换瓶子设计或减少分量的,叫人有被算计的感觉。

  黄媚(老师):我女儿特别爱吃贴心杯的方便面,我留意到一个分量减半的杯面,价格却只便宜几毛钱,跟食品量的减少完全不成正比。而正常分量的方便面分量这两年都在缩水,以前早餐吃一个就饱了,现在吃完还可以喝多袋牛奶。

  余淑华(人事主管):对于饮料,我一向比较注意瓶子,好看的特别的就会买,但都是一次过多,因为口渴的时候不耐喝。对于酸奶我就觉得真是一年比一年少啦,以前好满的,现在几口就喝完了,又稀,但价格又没有便宜。虽然说超市经常有特价促销,但和以前的分量比起来就不算什么了。(文/记者 梁旭华)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葡萄酒选购选酒有说道 买酒有门道
下一篇文章:“美鮰鱼皮”毒了消费者 通威遭遇信任危机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