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特色食品 >> 浏览文章
选保健品无需“崇洋媚外”
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10年04月08日    关注度:     【字体:
   结果显示,99%的网民使用过保健品,却只有三成的网友信任国产的保健品。超过半数的网友购买保健品是被其宣传功效吸引,也有为数众多的网友担心长期服用保健品会有副作用。

  专家指出,不少消费者购买保健品“动机不纯”――迷信保健品宣传的“疗效”,总想依靠保健品来“治病”。

  进口未必强过国产

  参与调查的人中,34%的人不信任国产保健品。很多网友认为国外保健食品比国内保健食品质量更有保证。

  这点在记者采访中也得到了“印证”,在爱心中联大药房,记者咨询减肥产品,店员马上向记者推荐“国外进口的减肥产品”左旋肉碱营养片,称减肥效果特别好。但记者翻遍包装也未见到健字号的批准文号和蓝帽子标识,而其售价却不低,仅30粒就卖176元。

  国外进口的保健食品真的比国产的更好吗?徐陶钧表示不能一概而论,相当一部分国内保健品口碑也不错。只是少数“害群之马”用违法广告欺骗消费者,或违规在保健品里添加药物成分,导致消费者服用后产生不良反应。

  国外的保健食品并不是全都好,也存在生产过程中发生问题的不合格产品,对人体的健康是很不利的。所以要全面看待国内外的保健品。

  保健食品不能当药吃

  调查中,在使用补益类保健食品出现不良反应的人中,74%的使用者表示自己出现过不良反应症状,最常见的是头晕发热,其次是恶心呕吐或出皮疹。

  专家表示,不管是药品还是保健食品都不要长期服用,任何食品和药品都要经过肾脏、肝脏代谢,长期服用可能会增加肝肾负担,如慢性肾脏病人如果大量服用高蛋白的保健食品,会加重肾脏损伤。正确的方法是服用一个阶段后停一段时间,如服用两星期,停止一星期。

  很多消费者将保健食品当成药品来吃。徐陶钧表示,补益类的保健品只要是有批文有保障,都有相应的功效。但正规的保健品均标明“本品不能替代药品”,这表示所有保健品都不能用于治病。他认为,即使是感冒也该用解毒类药物治疗,而不能选保健品,如果长期不见好,可以用保健品适当辅助。

  自我保健远胜保健品

  专家提醒人们,再好的保健食品也比不上自我保健,首先要“管住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饮食以素食和鱼为主,少吃红肉,少喝酒。其次,要适度运动,强度不要过大,但要持之以恒。再次,要“知足常乐”,保持健康心理。

  ■相关

  五招识穿保健品虚假广告

  第一招:认准“蓝帽子”挑选保健品首先要认准“蓝帽子”,即天蓝色图案,下有“保健食品”字样。要注意“蓝帽子”是否清晰,当心不良厂家用相似的图案顶替“蓝帽子”。

  第二招:认准“卫生许可证号”

  “卫生许可证号”简称“卫食健字号”。国产保健品的批号分为上下两行,上行为“卫食健字(××××)第××××号”,下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与“蓝帽子”并列或在其下方。

  2004年之后,保健品的批号上行为“国食健字G200××××”,下行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如果是进口保健品,则上行为“国食健字J200××××”,下行一样。

  第三招:保健食品宣称的“功效”越大,越要警惕是否为“虚假广告”

  相关法律已规定保健品不能宣传疗效,所以过度渲染其功效的产品本身就有可能在做虚假广告。其次,保健品多是辅助作用,功效有限。

  第四招:进口保健品必须要有中文标签

  现在有不少所谓“进口保健品”标签是全外文,专家表示,不管是进口药还是进口保健品,都必须有中文标签。否则很可能是走私或违法厂家偷偷生产的。

  第五招:检查相关说明保健品标签上还应有生产厂家、地址、电话、生产日期、适宜人群、不适人群、用量及用法、食用方法、保健作用等信息,这些都是必须的。

  指导专家:广东省保健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徐陶钧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保健品不可盲信食品不能过食 植物提纯不如天然
下一篇文章:保健食品何时让百姓不再挠头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