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主任路勇
食品安全曾是分段管理,农业、质检、工商、卫生等各管一摊,饱受诟病,今年8月16日,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挂牌,11月1日正式对外履职,把原来分散在工商、质检、卫生、食品办,还有药监的涉及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方面的职责,统一到一个部门来负责。这样的监管方式是否更严格,还有哪些相关举措为我们的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Q:我国的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目前处于什么水平?能否为食品安全撑起一个保护伞?
追溯体系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陈君石:这是政府要求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事情,不是消费者的事。消费者只需关心,我可以去哪里买到安全的东西。国外的消费者从来不关心追溯系统。因为出了问题,找销售商就可以了,该退货就退货,该赔款就赔款。
追溯系统对政府很重要,因为对政府来讲,要保障对大家的食品安全进行监管,他的任务不是要消除危害,而是控制风险。所谓风险则是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可能造成的损害。有追溯体系,一旦出了问题,可以快速找到源头,并控制波及范围。在现行的法律里边,这个要求不够详细,比如食品安全法里头已经有明确要求了,但有必要对追溯系统做更多的描述。
更重要的是食品生产经营者,因为只有强化了这部分,才能够对自己有比较安全的把握,否则,这个责任就在你身上。
以猪为例,一车的生猪,可能来自于好几个不同的养猪场,到了屠宰场,再到连锁经营超市,再一块一块地往外卖,经过若干的环节,又是分段管理,最后到了超市很难知道每一块肉是哪里来的。
如果出问题了,超市找不到源头,责任就落到了超市身上。所以,一些大型的企业都要有自己的一套办法,来进行跟踪和追溯。
而这个追溯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很大程度上在于食品生产经营者。
政府主要是提要求,比如政府要求猪肉可追溯,但具体用什么办法,是在猪的耳朵上打个记号,还是用一个芯片植进去放在皮肤下边,都应该由生产经营者自己来做的。但企业实施后,政府要派监督员去监督他。
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这方面差距还比较大。
北京四乳企已初步建立追溯体系
唐云华:去年,北京市政府有一个“办实事”工程,就是对北京市重点的乳制品生产企业,研究建立食品的追溯体系。追溯体系需要有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比如奶源要安全可控,要来自于奶牛的养殖基地,然后运输,储存,一直到生产加工环节,都要是可控的。
如今,北京市的四大乳品企业,三元、光明、蒙牛、伊利已经初步建立了乳制品的追溯体系。
它们能做到源头清晰,产业链完整,比如奶源是哪来的,然后收购奶的许可证,车辆运输的情况,然后包括奶进了加工厂以后,每一个班组的信息,收奶时候的检测信息,成品奶最后出厂的检测信息,在系统当中都有体现。
配套的召回制度还不完善
罗云波:可追溯系统是现在世界上先进发达的国家,在食品监管上的一个很重要的措施。有了这个系统,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追踪到问题出现的源头,能做到及时去处理,把损失降到最低的程度,把危害降到最低的程度。与之相配套的就是召回制度。
我们国家也已经开始建立可追溯和与之相匹配的召回的制度,并写进了《食品安全法》。我国政府引导和鼓励企业来做这件事,并将其纳入到食品信誉体系中,把它作为诚信体系考核的一些指标,实际上,一些大的企业,规模以上的企业已经建立起较好的可追溯可召回体系。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很快找到原因。
只是在召回后的一些配套设施还不是很完善,比如说召回了以后,如何进行无害化处理以及适当的补偿措施等问题。
Q: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可以为监管带来什么?
过程监管比抽样检测更科学
陈君石:从体制上来说是对的,有明显的进步。从农田出来后,一直到餐桌,都归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一家管,应该没有缝了。但是这个体制改了,并不等于监管就会有效了,并不等于监管就会很到位,也不等于监督水平就会提高。
最重要的是监管模式,现在依然主要依靠抽样检验,这是一个非常落后的方法,往往问题已经发生了,才能发现。
国际上通行的模式,叫做过程监管。政府在制订标准的时候包括规范,可以称为生产规范,也有卫生规范。我不是绝对反对抽样检验,但是过程管理是一个更好的办法。我觉得,现在的监督管理部门应该对这个监管模式给予足够重视。
对突发事件的解决更高效流畅
唐云华:北京在市、区县和322个街乡均设立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在市、区县设立食品药品稽查总队、大队,这个体系很完善,横到边纵到底了。在所有街乡设立食品药品监管所,能及时发现和排除食品药品安全隐患,为辖区内的生产经营者提供便利服务,因为很多药店、食杂店都与社区居民的生活融为一体。
统一监管是对资源的优化和整合,意味着效率更高,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置流程也更顺畅。最根本的目标,是通过机构改革,建立覆盖食品药品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的最严格的监管制度。
今后的工作,将重点围绕着风险二字来开展监管,监管的目的是降低从农田到餐桌每一个环节可能存在的危害和风险。因为食品安全要求全过程安全,不是说终端产品合格了,就没问题了。从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到餐饮服务,每个环节都贯彻了风险防控的措施,才能说是安全了,监督抽检只是其中一种监控手段。
语 录
打造风险交流的公众服务平台是发达国家和地区通行的做法,一旦有食品安全事件发生,要利用网络或者专门的政府热线来解答消费者的问题,回应社会的关切。真正承担风险交流的接线员,都是训练有素的社会工作者,或者是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