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食品时政 >> 浏览文章
评论:用法制遏制公款吃喝浪费
来源:南方日报    更新时间:2013年03月30日    关注度:     【字体:

 最近关于遏制舌尖上的浪费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在我国,餐桌上的浪费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尤其是公款吃喝造成的浪费更加令人触目惊心。

  资料显示,我国公款吃喝问题有其明显的特征:一是严重性。据《法制日报》报道:我国公款吃喝数2002年为2000亿元,2004年为3700亿元,2005年达到6000亿元,增长趋势明显。近几年数据没有公开,估计有增无减。二是普遍性。曾几何时,除了“清水衙门”外,几乎从有经济条件的村镇开始,诸多部门是有事吃,没事吃;庆贺吃,表扬吃;接待吃,应酬吃。总之,不少人总是想方设法吃,“天天有饭局,日日去应酬,顿顿有人请,餐餐被喝醉”。三是顽固性。反对铺张浪费,提倡勤俭节约,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贯要求,但是近几年来公款吃喝浪费却有愈演愈烈之势。最近,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出台后,公开的公款吃请之风似乎得到遏制,实际的铺张浪费仍普遍存在,只不过有些宴请悄然转到了内部餐厅。

  公款吃喝的存在,一是说明体制存在漏洞,一些人肆无忌惮地挥霍公款。实际上一些人不只是公款吃喝,能够假公之名用公款的,如出国、送礼、旅游、出书、娱乐、装修、赌博等,就会用公款。二是说明吏治不严。中央三令五申反对公款吃喝,但为什么不少人依然故我?这说明过去的许多规定、要求没有任何威慑力。三是对公款吃喝浪费的惩治无法可依。一些有权支配公款者之所以长期我行我素,肆意挥霍公款,就在于他们认为浪费不犯法,大不了挨点批评。四是说明不少公务人员觉悟低。“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人们儿时就应该懂得的道理,但到了行使权力时却忘得一干二净。可见,忍心浪费者缺乏基本良知,这样的人又怎能成为人民的公仆呢?

  如何遏制公款吃喝,可以开出很多药方,最根本的是要加强法制建设。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窃以为,可先制定实施《行政机关反浪费条例》,在《条例》成熟后再上升到法律层面,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浪费法》。从法制的高度惩治浪费问题,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只有从制度上治理公款吃喝等浪费行为,才能使对浪费行为的惩治有法可依。这不仅凸显国家对于反对浪费、倡导节约的重视程度,从而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而且有利于从心理上对不少人的浪费行为产生威慑作用,使有条件浪费的人不敢浪费。(黄铁苗 作者系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教授)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严禁中央国家机关 使用特供专供物品
下一篇文章:人民日报:发泡餐具解禁会让白色污染更严重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