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在“酒鬼酒塑化剂”风波伊始,两家行业协会中国酒业协会和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先后发声,力挺白酒行业。随着事态扩大和发展,又先后失声。中国酒业协会的声明显示,协会早在去年就已获知白酒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剂成分”,却未将相关情况公之于众。而据调查,中国酒类流通协会的会长和常务副会长分别是酒鬼酒董事长和执行董事。
而继酒鬼酒之后,贵州茅台也卷入了塑化剂风波。据报道,在茅台12日召开的媒体见面会上,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琦表示,茅台酒产品全部符合国家食品规定,“酒协此前关于国内白酒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剂”的报告存在文字错误。
对此,网民认为,行业协会的不当行为,使塑化剂风波愈演愈烈,升级为白酒业的行业危机。国内的行业协会普遍上是企业的“娘家”,企业只要缴纳了协会会费,在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协会就会“挺身而出”。网民建议,行业协会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不仅维护好行业利益,还要兼顾公共利益。
行业协会应担负起责任
网民“王莹”认为,一个行业协会,会长和副会长竟为同一家企业的负责人,也就难免让人觉得,身为“局内人”的行业协会,对各种传言的“澄清”显得不那么理直气壮。甚至有人认为,正是行业协会的不作为与乱作为,让这场塑化剂风波愈演愈烈、升级为白酒业的行业危机。
网民“叶传龙”认为,由于我国白酒消费者众多,酒品安全关涉到千家万户。作为一个负责任的行业协会,对品牌白酒出现塑化剂,应当在认真调查基础上,客观公正地发布消息,讲清危害,对消费者负责。从去年6月即已获知白酒中含有塑化剂,直到今天还欲说还羞,酒业协会到底把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置于何地?
网民“简爱华”认为,塑化剂事件对白酒行业的影响本可以降到最低,但是行业协会和企业的不主动作为,导致白酒行业销量大幅减少、股价大幅下跌。
隐瞒真相升级危机
早在2011年6月,台湾塑化剂事件发生后,该协会就要求“全面查清塑化剂产生来源”,并已获知白酒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剂成分”。引起网民不满的是,中国酒业协会既然去年就已知道白酒中含有塑化剂,却对公众保持了17个月的沉默。
应完善监管机制
网民“舒圣祥”认为,作为既得利益的行业协会,自然会为酒企说话并将责任推得干干净净,它的立场决定了它不可能真正维护消费者的利益。该由国家质监部门出面进行权威检测和独立评判。
网民“蔡如堂”认为,毋庸讳言,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市场经济中,必有千方百计寻找规则漏洞走捷径的冲动,必有莫名其妙却立竿见影的效益催化剂,它们可能是苏丹红、三聚氰胺、塑化剂,以及还未知名的地下实验室产物。事实上,早在2008年国家卫生部就出台《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对食品包装中的塑化剂D EH P和D BP的含量作了规定。而直到现在,在白酒这样的饮品上却还是检测空白。对于这些,监管不能每一次都迟到,每一次都被其牵着鼻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