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食品时政 >> 浏览文章
打击毒食品莫忘助纣专家
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11年05月02日    关注度:     【字体:
 食品安全问题探源系列评论之六

  林 鸣

    食品安全的阴影,深深地笼罩在国人头顶,从“三聚氰胺”“瘦肉精”,再到“地沟油”“毒豆芽”,无不令人触目惊心。现在,公众和政府将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制假掺毒的责任人身上。其实,还有一个群体不应被忘记,那就是为制假者提供知识的专家们。

    笔者一位朋友,家中保姆是山东人。她给我们讲了一件事,在她的家乡,当麦子打场时,供家里人吃的麦子单独拢成一堆,让它自然晾干;对于交粮库的大堆儿粮食,因嫌干得慢,农民便会撒上一种干燥剂,于是粮食很快被“晾”干。问她: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干燥剂”?她答不出来,说:“反正村头供销社就有卖的。”

    现在,造成食品污染的元凶,主要有抗生素、添加剂、天然香料、色素、重金属以及剧毒农药等等。那么,一个重要问题浮出水面:除了必要的化肥、农药,究竟是什么人、通过什么渠道给这些“餐桌毒食品”提供“弹药”的呢?据悉,造假分子经常使用的一些诸如催熟剂、增白粉、染色剂、剧毒农药之类的各种化学药品,差不多都能方便地在“村头供销社”买到。成分复杂一点儿的,也可以到当地某些部门直接购得,其间很少受阻。似这般容易到手,食品造假及污染“事业”还不“兴旺”得一塌糊涂?于是,面粉漂白,陈粮翻新,鱼虾着色,猪肉注水,连池养王八也享受到超常待遇服用避孕药。这些农民和商贩运用“科学知识”的熟练程度和“普及”规模实在令人吃惊,他们在干这种害人勾当时心态还好得很,既然有人卖,我凭啥不能用?!

    对这些农民和商贩要谴责,但依他们的学识水平,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掌握这么多“先进”知识和有效配方。不客气地讲,各种“毒食品”之所以流害于市,恐怕还有传授造假知识的科技人员一份“功劳”。试问,如果没有这些专家的推波助澜,农民和商贩如何懂得运用那些化学制品?在这条邪恶的致富路上,某些专家和造假者事实上是一条利益链上的蚂蚱——一个提供技术和化学品,一个直接制假。

    因此,应严厉打击提供造假技术的专家。同时,要管住销售渠道,请有关部门开出禁售名单。就像管制“毒鼠强”一样,从村头小卖部到专业研究单位,控制住包括各种可能导致食品污染的化学药品。此外,责令店家建立售后追踪制度,有关化学用品卖到谁家?究竟什么用途?要有明确记录。

    听过一个故事:北京某农科院的一位退休研究员,凭着她多年的业务经验,在菜市场一眼便可看出哪家菜摊上的菜农药残留超标。然而,面对越来越多的“超标菜”和“含药果”,老太太无咒可念,只好反复叹气:“全是报应,全是报应。”实际上,社会上每个人都被“拴”在一条紧密相联的“链条”上,一旦“报应”降临,它可不管你是一介平民,还是资深教授。所以,专家们也应慎用知识,莫要助纣为虐,到头来反害了自己。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中国多地重拳惩治食品安全乱象 长期保持高压态势
下一篇文章:食品安全先治监管者的道德滑坡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