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食品时政 >> 浏览文章
对商业欺诈要打到违法者痛处
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11年03月12日    关注度:     【字体:

――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兴沈阳商业大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芝旭 ;

  本报记者 崔国玺
  
   日前,家乐福、沃尔玛等超市门店被处以法定最高额度50万元的罚款,罚款总额950万元,此举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为何全国部分超市、商场价格欺诈行为如此严重?怎样才能杜绝这种不法行为,从根本上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中兴沈阳商业大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芝旭。
  
  “冰山一角”
  
   刘芝旭认为,在当前的商业领域中,价格欺诈问题仅仅是所有商业欺诈行为的“冰山一角”。如合同欺诈、广告宣传欺诈、服务欺诈、包装欺诈以及商品质量欺诈等。如今这些欺诈行为已蔓延到食品行业、证券行业、电信行业、房地产行业、美容美发行业、医疗卫生行业等。
   刘芝旭表示,这些商业欺诈行为正在侵害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手段和形式虽不同,但所有的商业欺诈行为均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秩序,也影响了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应采取有效手段遏制其发展。要有效地遏制商业欺诈行为的蔓延,就应从立法开始,不仅要对欺诈行为加大处罚,而且对消费者维权也应降低门槛,并实行奖励机制。
   刘芝旭认为,企业家血管里应该流淌着道德的血液,在法律约束的前提下,应该自律,守住道德的底线。
  
  加大处罚
  
   刘芝旭认为,无论是价格欺诈问题,还是食品安全问题、虚假广告宣传问题等,所有的商业欺诈行为都是以牟取暴利为最终目的。因此,最有力的处罚手段就是加大处罚额度。
   “打击商业欺诈行为,首先要提高处罚标准,真正打到痛处。”刘芝旭说。
   刘芝旭在调研中了解到,我国现有法律对商业欺诈行为的处罚,标准较低。商业欺诈行为处罚额度小,与不法企业长期的违法所得不成正比。为此,他建议,重新修订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经济处罚标准,要对所有违法企业停业整顿,对涉及民生、涉及人身安全的欺诈行为,要将违法企业罚得倾家荡产,并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用法律手段来震慑和遏制违法行为。
  
  注重维权
  
   刘芝旭说,按照现行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对于经营者的欺诈行为,消费者所能获得的最高赔偿,仅为其所购商品的价款或所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而与消费者举证权益受到侵害所付出的精力、财力与时间相比,所得到的赔偿显然失衡。正因为如此,对于诸如电信计费、食品安全、商品质量、产品属性、成分含量等商业欺诈行为,消费者往往无奈放弃。为此,高昂的维权成本和较低的违法成本,是进一步助长了商业欺诈行为的不断发生的主要原因。
   在美国,有很多针对大公司的集团诉讼,最终都是以大公司主动向消费者“讨饶、和解”为结局。“对此,刘芝旭建议,修改和完善现行法律,从法律上支持消费者的群体起诉和群体维权行为,要充分借鉴国外经验,利用“集团诉讼”的方式,制裁违法者,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同时,重新修订《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提高违法行为的赔偿金额,实行惩罚性赔偿。
   此外,由于商业欺诈行为的隐蔽性、复杂性和普遍性,在实际的监管过程中,往往很难查实。刘芝旭建议,发动全社会力量,鼓励消费者举报商业欺诈行为,重奖举报人员。建议将处罚商业欺诈行为的罚金,按一半比例奖励给举报者。
本报记者 崔国玺
  
   日前,家乐福、沃尔玛等超市门店被处以法定最高额度50万元的罚款,罚款总额950万元,此举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为何全国部分超市、商场价格欺诈行为如此严重?怎样才能杜绝这种不法行为,从根本上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中兴沈阳商业大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芝旭。
  
  “冰山一角”
  
   刘芝旭认为,在当前的商业领域中,价格欺诈问题仅仅是所有商业欺诈行为的“冰山一角”。如合同欺诈、广告宣传欺诈、服务欺诈、包装欺诈以及商品质量欺诈等。如今这些欺诈行为已蔓延到食品行业、证券行业、电信行业、房地产行业、美容美发行业、医疗卫生行业等。
   刘芝旭表示,这些商业欺诈行为正在侵害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手段和形式虽不同,但所有的商业欺诈行为均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秩序,也影响了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应采取有效手段遏制其发展。要有效地遏制商业欺诈行为的蔓延,就应从立法开始,不仅要对欺诈行为加大处罚,而且对消费者维权也应降低门槛,并实行奖励机制。
   刘芝旭认为,企业家血管里应该流淌着道德的血液,在法律约束的前提下,应该自律,守住道德的底线。
  
  加大处罚
  
   刘芝旭认为,无论是价格欺诈问题,还是食品安全问题、虚假广告宣传问题等,所有的商业欺诈行为都是以牟取暴利为最终目的。因此,最有力的处罚手段就是加大处罚额度。
   “打击商业欺诈行为,首先要提高处罚标准,真正打到痛处。”刘芝旭说。
   刘芝旭在调研中了解到,我国现有法律对商业欺诈行为的处罚,标准较低。商业欺诈行为处罚额度小,与不法企业长期的违法所得不成正比。为此,他建议,重新修订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经济处罚标准,要对所有违法企业停业整顿,对涉及民生、涉及人身安全的欺诈行为,要将违法企业罚得倾家荡产,并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用法律手段来震慑和遏制违法行为。
  
  注重维权
  
   刘芝旭说,按照现行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对于经营者的欺诈行为,消费者所能获得的最高赔偿,仅为其所购商品的价款或所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而与消费者举证权益受到侵害所付出的精力、财力与时间相比,所得到的赔偿显然失衡。正因为如此,对于诸如电信计费、食品安全、商品质量、产品属性、成分含量等商业欺诈行为,消费者往往无奈放弃。为此,高昂的维权成本和较低的违法成本,是进一步助长了商业欺诈行为的不断发生的主要原因。
   在美国,有很多针对大公司的集团诉讼,最终都是以大公司主动向消费者“讨饶、和解”为结局。“对此,刘芝旭建议,修改和完善现行法律,从法律上支持消费者的群体起诉和群体维权行为,要充分借鉴国外经验,利用“集团诉讼”的方式,制裁违法者,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同时,重新修订《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提高违法行为的赔偿金额,实行惩罚性赔偿。
   此外,由于商业欺诈行为的隐蔽性、复杂性和普遍性,在实际的监管过程中,往往很难查实。刘芝旭建议,发动全社会力量,鼓励消费者举报商业欺诈行为,重奖举报人员。建议将处罚商业欺诈行为的罚金,按一半比例奖励给举报者。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日本各地出现不同程度食品短缺
下一篇文章:食品药品领域犯罪 杀无赦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