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苏珊实习生李源
“我对香菇和杏仁过敏,但去超市买饼干等食品,包装上都没有提示,即使有也是很含糊。”市民孙女士说,这让她购物异常小心。超市买回的零食,食用后却出现过敏现象,这是因为食品中存在一些消费者不知道的“过敏原”。对此,卫生部发布的《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要求,明年起食品包装上必须标注“过敏原”。近期,记者走访发现,目前济南市场仅有少数食品包装印上了过敏原信息,大多市民对此也并不在意。医生表示,目前医院中接诊的食物过敏患者过敏原多为海鲜类和饮料类食物。
一排货架数十种食品只有1个标上过敏原
据了解,2013年开始强制执行的包装标示“过敏原”,是根据2012年4月实施的《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执行的,其中列举了8类可能引发过敏的食品:含有麸质的谷物及其制品、甲壳纲类动物及其制品、鱼类及其制品、蛋类及其制品、花生及其制品、大豆及其制品、乳及其乳制品、坚果及其果仁类制品。在致敏物质中明确提出,如果在加工过程中可能带入上述食品或制品,宜在配料表中使用容易辨识的名称,或在邻近位置加以提示。
21日,记者在位于济微路的一家大型超市发现,众多食品外包装上标明的信息多为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配料等,大都不见过敏原提示,在一排货架上最多只能发现一种食品标出。饼干中大多含有麸质的谷物,容易导致过敏,但在饼干专区,大部分饼干,如奥利奥、康师傅3加2等,食品包装上并没关于过敏原信息的提示。仔细查看后,记者终于找到一种正航牌钙奶饼干标有过敏原信息:含有含麸质的谷类制品、乳制品、蛋制品和大豆制品。还有一种小蛋糕,明确标注致敏物质为小麦粉、鲜鸡蛋、奶粉。
不慎食用过敏食品,严重者会危及生命
“食品袋上还有标示的过敏原信息?我真没有注意过。”在该超市内,记者采访一些正在采购的消费者发现,很多市民并不会去注意食品包装袋上的过敏原信息,他们更多注意的是标注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和口味。“目前我还没发现对什么过敏。如果我不知道我对什么过敏,即使标注出来也没用啊。”一位正在采购的市民说。
但市民孙女士告诉记者,对过敏体制的人来说,一旦误食了诱发过敏的食物,后果很严重。她有一次,不慎吃了一点香菇,呼吸变得很困难,立即被送到医院,差点没抢救回来。
标示过敏原到底有无必要?对此,省千佛山医院皮肤科主任辛琳琳说,目前过敏分为特异性过敏和非特异性过敏,比如有的市民对香菇过敏,有的对水果皮过敏,这都属于“小众化”的特异性过敏。目前,医院接诊最多的两种食物过敏原是蛋白类食物和饮料。蛋白质食物,如虾、蟹、鱼等海鲜,而对饮料过敏主要是对饮料中含有的多种添加剂过敏。
辛琳琳说,这一新规定的执行很有必要,但前提是消费者必须了解自己的体质究竟对何种物质过敏,这样在挑选食品时才能结合外包装上的提示,做到有的放矢。食物过敏会引起多种不适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引发休克,危及生命,因此对于过敏体质患者而言,尽可能避开过敏源十分重要。
那过敏能不能根治呢?辛琳琳会所,最好的治疗方式是“脱敏”。而在国内,脱敏疫苗主要针对尘螨和花粉,并受到最佳治疗年龄的限制,大部分过敏人群仍然“在劫难逃”。于是,远离过敏原或许是最好的方法。目前大部分医院都有专门寻找过敏原的测过敏原实验,可以帮助找出过敏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