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华民族极为醒目的文化符号。放鞭炮、贴春联、吃年夜饭、祭祖……一个个古老的习俗,构成了春节浓浓的年味儿。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网易新闻中心,近期对1280名公众的在线调查却显示,93.6%的人感觉现在年味儿变淡了。
调查中,51.8%的人表示年味儿“淡多了”,41.8%的人认为“有点淡”,认为年味儿没变淡的人仅占4.6%,其余1.8%的人表示“不好说”。
受访者中,63.8%的人通常在城市或县城过年,21.2%的人主要在乡村过年。
尽管城市和乡村的生活方式差别较大,但仍有84.0%的人赞成城市里过年放鞭炮
每年春节,鞭炮禁、放的争论总是一个热门话题。出于安全、环境等因素的考虑,前几年很多城市曾试图“禁鞭”。但2006年之后,又有不少城市陆续放开禁令,还俗于民。
此次调查显示,对于春节燃放鞭炮的习俗,72.3%的人承认“对环境有一定污染”,63.8%的人认为会导致安全问题。77.2%的人支持“应该限定燃放时间和地点”,也有39.8%的人认为“不放鞭炮还能叫过年吗”。
在城市里过年,到底应不应该放鞭炮?调查发现,84.0%的人认为,尽管城市和乡村的生活方式差别比较大,但是仍赞成过年放鞭炮,其中13.7%的人“无条件赞成”,70.3%的人“有条件赞成,不应影响大多数人的休息”。反对放鞭炮的人仅占14.2%。
“80后”白领江风所在的深圳,是少数几个仍在执行“禁鞭令”的城市。今年过年,家人想出了一个替代方案:买了很多五颜六色的小气球,事先充好气,到零点时一起踩破。噼啪声虽然零零落落,但也让大家乐呵了好一阵。
“聊胜于无吧。”江风说,小时候一接近零点,窗外就响起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大家立刻就知道新年到了。如今只能靠自己一个个踩气球,太不给力了。过年就该热热闹闹的,少了鞭炮声,年味儿也少了很多。”
“做事切忌简单化,为什么不能采取中庸之道?”中国民协节庆委员会主任李汉秋,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应禁止放鞭炮,而应限制那些有杀伤力、破坏性的鞭炮。我们应该从生产环节开始把关,而不是一味地禁止燃放。
李汉秋说,在过去轻贱传统习俗的社会大背景下,人们很容易作出取消某种习俗的决定。现在我们要重视传统习俗,就不能随便取消,要引导、改进它。
作家肖复兴则表示,取消鞭炮是对自己文化的不了解、不尊重。我们应该让更多人认识到,烟花炮仗给“年”带来的快乐和仪式感。
本次调查中,有网友提出,要增加年味儿,就要保留和恢复过年的种种仪式。调查显示,92.5%的人希望保留更多过年传统习俗,其中50.2%的人表示“非常希望”。仅1.9%的人表示“不希望”。
李汉秋强调,过年要有仪式感。仪式没了,“年”的庄重也就没了。在他看来,“家庭团聚”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仪式,它的内核是人伦感情。一个农民工不远千里赶回家,绝不只是为了吃顿饺子。年三十团聚是仪式,大年初一向长辈拜年也是仪式。这些仪式是一定要回到家才能参与的。
在公众心目中,有哪些过年习俗和仪式必不可少?调查显示,“全家团聚”是首选,89.6%的人选择此项。其次是“拜年”(69.3%)。接下来依次是:贴春联(69.1%)、吃年夜饭(67.5%)、放鞭炮(52.8%)、发压岁钱(51.9%)、扫尘(41.6%)、祭祖(40.7%)等。
一些新年俗也得到普遍认同。42.4%的人认为“发祝福短信”必不可少,还有39.7%的人选择“看春晚”。
官方叫“春节”,民间叫“年”。两套语言系统的分裂不利于文化的长期发展
对年味儿变淡的说法,肖复兴感同身受。作为一名老北京,他回忆,新中国成立初期,灯市还很热闹,廊坊二条就是著名的灯市一条街。现在的灯市带有商业色彩,真正民间的越来越少了。“现在你看,还有几家挂灯笼?我们家的院子里头,到现在还安着挂灯笼的大铁钩子呢。已经过去60多年了,原来的老住户越来越少,已经没人再往上面挂灯笼了,只剩下一个个铁钩子。”
肖复兴说,那个时候,“年”是笼罩一切的,不分老幼、男女,不分文化高低。比如新中国成立初期厂甸的庙会,普通老百姓和有文化的人都可以去,既可以买到旧书、古玩,小孩也可以买到大串的糖葫芦。现在你再到庙会看一看,基本都是带着孩子去玩的,对于文化人已经没什么吸引力了。
调查显示,92.6%的人认为政府有必要鼓励保留过年的传统习俗,其中53.0%的人表示“非常有必要”,5.6%的人表示“无所谓”,仅1.9%的人表示“没必要”。
“现在的民俗,感觉更像是花里胡哨的点缀,就好比馒头上点的红点一样。这不是对民俗应有的态度。”肖复兴说,对大众而言,民俗就是传统的最直接载体。“年”的文化色彩越来越淡,对不起老祖宗,对不起我们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
他认为,年味儿淡了跟整个生活环境的变化有关。过去大家都住在一起,现在四合院拆了,大家都住楼房里,老死不相往来。在现在这种环境里,如何把年的仪式感重新提取、发扬出来,传统的、民俗的东西如何融入这种生存形态,都值得研究。
李汉秋表示,现在年味儿正在逐渐恢复,这是个找回文化记忆的过程。“过年”要适应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需要。过去的“年”偏重于家庭、家族。现在“祭祖”的主题淡化了,“团聚”的主题强化了。我们要借春节团聚的传统,加强人伦道德的培育和发扬。
李汉秋还提议,传统的年,正名应为“农历年”或“中华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民俗年和精神家园。在传统节日越来越受重视的背景下,我们应尽快恢复春节“年”的叫法。现在是官方叫“春节”,民间叫“年”,两套语言系统的分裂不利于文化的长期发展。本报记者黄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