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食品时政 >> 浏览文章
澄清食品安全的十大模糊认识
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12年08月19日    关注度:     【字体:

近年来,消费者在食品安全领域存在诸多认识误区。错误的食品消费观,容易误导消费行为,影响人体健康。以下内容将对食品安全十大模糊认识予以澄清。

  食品安全不可能“零风险”

  从科学上来讲,只要不是生活在真空中,风险总是不可避免的。陈君石院士曾指出,食品中的危害物质无所不在,无法消灭,但风险有大小,关键在于控制。

  消费者要求的“零风险”,其实是一个认识误区。食品安全与否,关键看

  食品中有害物质的剂

  量,只要将有害物质控

  制在人体健康允许的

  范围内,就是安全的。

  因此,食品安全监管

  是消灭和消除一切安

  全危害,而是要把健康

  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

  之内。政府组织科学家对

  食品中存在的危害进行科学

  的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论制定控制措施,包括食品安全标准、管理办法,并保证这些措施严格落实,就可使风险处于可接受的水平,以保证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的头号问题是食源性疾病

  目前我国的主要食品安全问题包括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农药残留、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造成的化学性污染,以及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剂等,其中食源性疾病为我国头号食品安全问题,而非添加剂引起的问题。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食源性疾病分为两类,一类是由食品中的生物或化学因素引起的食物中毒,另一类是由于食品中的生物因素引起的感染性腹泻。

  严重的食源性疾病可致人死亡。近年来,我国卫生部每年都接到食物中毒报告上百起,涉及数千人发病,百余人死亡,除意外事故外,其中大部分由致病微生物引起。

  正确看待食品添加剂

  迄今为止,我国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没有一起是由于合法使用食品添加剂造成的。但食品添加剂却成了许多食品安全事件的“替罪羊”。

  因此,必须把食品添加剂和食品非法添加物区别开来。比如三聚氰胺、苏丹红、“瘦肉精”都是食品非法添加物,根本不是食品添加剂。但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必须合法使用,不能超范围、超量使用。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消费者观念的转变,一些新的食品添加剂被许可使用,而一些老的食品添加剂则会被淘汰或限制使用范围。

  假冒伪劣产品不等于不安全食品

  长期以来,大众经常笼统的将假冒伪劣食品与食品安全划等号。食品安全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慢性和潜在性的危害。

  假冒伪劣食品最终目的是用少量成本牟取更多的非法利润。其特点是以低值成分代替高值成分,掩盖食品劣点,非法延长食品保存期,使营养价值已经降低甚至丧失的食品重新被利用,假冒伪劣食品不一定造成健康损害。所以说假冒伪劣食品和不安全食品有一定联系,但不能划等号。

  被致癌物污染的食品不等于致癌食品

  把致癌物污染的食品等同于致癌食品,是大众常见的误解。其实,致癌物污染的食品不等于致癌食品,有可能存在潜在致癌风险的化学物也不等于致癌物。很多食品中虽然含有致癌物,但食品安全学常讲到“剂量即毒物”,也就是说只有当致癌物超过一定量时,才可能致癌。判定某种物质是否真的会对人体产生危害,要有一个“量”的概念,如果没有“量”这一前提,就没有毒物的概念,更不能得出“只要含有某种有害物质就一定会致癌”这一结论。

  不合格食品不等于有毒食品

  一个产品被判为不合格原因很多,一般所说的不合格食品包括产品等级标准不合格、非安全指标不合格、限量成分超标、含有违禁成分等。

  但将超标食物误读为有毒食物是不合理的。含有违禁物质是否会对健康构成伤害,也需要看其含量,但是含有违禁物质的食品肯定是不合格的,如果违禁物质超标对身体造成危害,才是有毒食品。

  正确认识有机食品

  目前市场上的“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等,是由不同部门针对食品安全设置的不同认定标准,安全是这三类食品突出的共性。

  有机食品与其他食品有所区别,有机食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不允许使用基因工程技术。

  然而,生产有机食品的产量要远远低于非有机产品,以中国的现实条件,重要的是首先必须满足13亿人的吃饭需求,其次才是打造高标准的有机产品。

  牛奶不是越鲜越好

  卫生部出台的《乳与乳制品卫生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生鲜牛奶不能直接上市。

  生鲜牛奶中含有较多微生物,极易引起各种疾病或传染病,任何奶制品都要先杀菌。世界卫生组织一份报告显示:未经检测和消毒的牛奶能传播给人的疾病有37种,其中由牛本身所带微生物污染牛奶并传给人的疾病就有16种。所以为了安全饮用,牛奶都要先经过杀菌处理。

  外国食品并不绝对安全

  食品安全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公共卫生难题,也是动态变化的。我国食品安全的总体质量稳定,并得到世卫组织和多数国家的充分肯定。哪个国家都有食品安全事故,并不是所有的食品安全事故只发生在少数发展中国家。

  总体来讲,一个国家的食品安全水平与本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是相适应的,越是发达国家,其食品安全水平越高。但即使在今天,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仍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存在“零风险”。

  食品安全问题不是越来越严重

  各级政府每年都会对食品进行风险监测。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监督抽查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出口食品在国外的检测合格率也达到90%以上,所以我国食品安全已有一定保障。

  在食品安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消费者却感到食品安全的问题越来越多,这主要由于我国食品生产企业群体大、规模小、分布广、规范化程度低,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在所难免;群众误把大量假冒伪劣食品,等同于不安全食品,无形中夸大了食品安全问题的数量;消费者安全保障和维权意识大大增强,过去长期存在但被忽视的问题,开始浮出水面;随着政府监管力度加大,食品安全检测手段和设备日臻先进,使得原来达标的食品往往在精细化的检测中“卡壳”;媒体、网络深度介入食品安全领域,适时监督,及时曝光,使原本食品监管部门内部掌握的信息日益公开化。

 来源: 济南日报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我国将推广食品营养信息透明化
下一篇文章:卖3天西瓜竟收入九成多被收走 批发市场几成黑市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