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食品时政 >> 浏览文章
应建立“食品公益检测”制度
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12年07月30日    关注度:     【字体:

□东

 

  国务院食安办副主任刘佩智112日在四川成都举办的“2011中英食品安全论坛”表示,目前,中国政府正在编制《“十二五”时期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规划》。今后5年,中国将加大政府财政资金投入,大幅度提高食品安全检验和风险监测、评估、预警等技术支撑能力。(113日《新快报》)

  工业时代的食品安全监管对食品检测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而食品检测需要经费保障,政府投入到食品检测领域的经费越多,食品检测就越到位,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支撑就越给力,笔者作为一名基层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对这种依赖性深有感触。看到这则消息后,笔者倍感欣慰,内心充满期待,结合笔者在日常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对食品检测问题的一些思索,笔者建议:政府应该把钱花在刀刃上,建立“食品公益检测”制度。

  当前的食品检测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商业检测模式,检测机构为企业;另一种是质监、农业等监管部门的内部检测模式。商业检测的费用高昂,一个批次动辄几百上千元,而监管部门的内部检测实际花销也不菲,由于各机关财务独立核算的原因,当检测机构向检测能力不足或根本没有检测能力的下级机关、辖区之外的机关或其他系统的监管部门提供检测服务时,送检机关往往也需要付出较高的检测费用。

  按照食品监管计划,国家、省、市、县的监管部门每个月都要完成对应批次的食品检测,基层部门的监管检测任务最重,承受的经费压力也最大,尽管《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安全监管经费由同级地方政府拨付,但不少地方政府由于财力有限不能向监管部门足额拨付监管经费,山西省人大常委会相关部门负责人曾算过一笔账,山西省质监系统的检查频次如果要覆盖全省2488家食品生产企业生产的10347种产品,每年共需检验经费8277.6万元,这一费用还不能覆盖其余的4800余家食品小作坊,而2010年山西省市县三级财政仅拨付食品安全监管经费1024.58万元,与实际需要有很大差距。(617日中国新闻网)经费不足严重制约了基层监管部门的职能发挥,不少部门都无法完成既定的监管计划。

  食品检测的高门槛还给消费维权设置了障碍,一些消费者往往因高昂的检测费用而放弃送检维权,另外,在当前的检测模式下,各检测机构各自为政,送检部门也是随心所欲,容易发生重复检测、检测指标不充分不科学以及检测信息不能共享等问题。

  建立“食品公益检测”制度不仅有迫切性,还有现实性,政府在整合现有检测资源的基础上,按照方便监管和维权的原则成立综合公益食品检测机构,并把经费拨给检测机构,检测机构向监管部门提供免费检测服务,核销买样费用,当然,如果一些消费者提出检测请求,检测机构认为确有必要时,也可向消费者提供免费检测服务,“食品公益检测”应力求全面充分,以满足食品安全监管需要,检测信息还要定期发布,全国共享,杜绝重复检测和检测信息影响的狭隘性。政府出钱建立“食品公益检测”制度和地方政府列支食品监管经费虽然花钱途径不同,但性质和目的是一样的,前者更有执行力和保障力,在这种模式下,监管部门就可以放手监管,消费者就可以放手维权,不必再为检测费犯愁了。

黑龙江经济报新闻网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重建餐饮企业安全信誉
下一篇文章:新华视点:“洋奶粉”凭啥一年四涨?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