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3月10日电
记者 周咏南 毛传来 余勤
“吃动物怕激素,吃植物怕毒素,喝饮料怕色素。”近年来,食品卫生安全事件时有发生。苏丹红、三聚氰胺、毒豇豆……食品安全问题成了老百姓的心头之痛,也是本次会议代表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发生这类事件的原因有很多,从体制上来说,多头管理、执法混乱是其一。”全国人大代表陈小恩说。
食品在从田园到餐桌的过程中,诸多环节究竟有多少个部门或直接、或间接地管理,老百姓恐怕很难说得清楚。陈小恩代表说,近年来,各地虽然在理顺部门职责关系,推动政府各部门高效协调运转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部门职能交叉、职责不清的现象仍然存在。
“比如食品安全卫生事件,多部门貌似都要管、都能管,结果是都不管、管不到位。多头管理不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就很难解决。”陈小恩代表说,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按照分段管理为主、品种管理为辅的原则划分,初级农产品的生产加工由农业、林业、渔业等部门负责,食品卫生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食品生产质量和标准由质监部门负责,食品流通经营由工商部门负责,食品安全监管的综合协调则由卫生部门负责……尽管各有侧重,但由于涉及部门太多,在一些监管品种和监管环节上,很难完全划清界限,容易产生推诿扯皮。
“要从体制、职能和机构调整入手,改革和创新行政执法体制,切实解决多层执法、多头执法、重复执法和执法扰民等问题,提高执法效率,维护政府形象。”陈小恩说,要开展部门执法队伍的清理整顿和调整归并,做到一个部门只设一支执法队伍;同时减少执法层次,下移执法重心。参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的做法,按区域设置执法机构并实行属地执法,行政执法队伍应在城市和县设置,省级政府部门主要负责对基层执法进行指导、协调和监督,不承担具体执法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