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消费者委员会一则酒精饮品的测试结果,给黄酒行业敲响了食品安全的警钟。
6月15日,香港消费者委员会对36款东方风味的酒类饮品样本进行测试,其中包括16款绍兴酒、8款糯米酒及12款梅酒产品。结果显示,绍兴酒样本的氨基甲酸乙酯(简称EC)含量为每千克0.08毫克至0.26毫克。
2007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对氨基甲酸乙酯评估,将其由第2B组(“或可能令人类患癌的物质”)改为第2A组(“可能令人类患癌的物质”)。所以,有人据此认为含氨基甲酸乙酯的黄酒“致癌”。对此,涉及此事的几家黄酒企业纷纷发布公告,否认产品致癌。国家黄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也表示,这些相关黄酒企业国家黄酒质检中心历次抽查中,有关结果都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氨基甲酸乙酯到底是一种什么东西?它对消费者的身心健康有何影响?这些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科学看待EC
公开资料显示,氨基甲酸乙酯在自然界中存在,是发酵食物和酒精饮品在发酵或贮存过程中天然产生的污染物。有研究表明,大多数但不是所有用酵母发酵的酒精饮料都含有少量的氨基甲酸乙酯。
联合国粮农业组织及世界卫生组织与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曾在2005年进行有关氨基甲酸乙酯的评估,认为经食物摄入的氨基甲酸乙酯分量,对健康的影响并不大,但经食物和酒精饮品摄入的氨基甲酸乙酯总量,则可能对健康构成潜在的风险。近年来,关于氨基甲酸乙酯的形成、在发酵食品中的含量及控制,已引起国内外有识之士的关注。
“对黄酒中含有EC成分不必过于惊慌,需要科学看待和认识。报道中所检测的数字都是在发达国家标准允许的范围内。绍兴黄酒有技术能力和技术系统将EC控制在安全范围内。”江南大学黄酒研究资深专家赵光鳌教授介绍,国际上从1943年即开始关注EC。2007年,在里昂举行的世界卫生组织专家会议上,通过对EC纯品的风险评估,将EC归为2A类物质,即“可能令人类患癌的物质”。但酒类中的EC含量只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并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
国家黄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表示,酒类中氨基甲酸乙酯的含量有高有低,最高的为水果白兰地。目前国际上对食品及酒类的氨基甲酸乙酯含量控制规定各不相同,其中欧盟水果白兰地的氨基甲酸乙酯要求小于400微克/升,法国与瑞士规定是小于1000微克/升。从媒体报道的数据来看,3款酒中的氨基甲酸乙酯含量为每千克0.08毫克至0.26毫克,远低于这些规定,从这个角度上讲,消费者不必过于惊慌。
中国酒业协会黄酒分会秘书长沈振昌介绍,氨基甲酸乙酯是黄酒胎里带来的。氨基甲酸乙酯不光在黄酒里有,在发酵食品中,在其他酒类里都会有氨基甲酸乙酯,它是自然发酵产生的,不是人为添加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把致癌物质分为5类,而2A级是对人类很可能有致癌性的物质类别。也就是说,氨基甲酸乙酯并不是被确定绝对的致癌物质。“现在说喝黄酒致癌还没有这种案例。”
记者查阅资料获悉,加拿大是首个就多种酒精饮品制定EC最高限量的国家,由每升每千克0.03毫克(葡萄酒)至每千克0.4毫克(水果白兰地)不等。美国就当地生产的食品采取自愿制定EC安全含量标准的做法,并已告知所有出口葡萄酒到美国的国家必须制定计划以符合有关标准。近年,韩国也制定了葡萄酒的EC最高限量,为每千克0.03毫克。
1985年,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了一些酒中的EC限量标准,如佐餐葡萄酒不得高于每千克0.03毫克,强化葡萄酒不得高于每千克0.1毫克,蒸馏酒不得高于每千克0.15毫克,日本清酒不得高于每千克0.1毫克,水果白兰地不得高于每千克0.4毫克。
我国虽然已有出口酒类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测定方法,但目前尚未对各种酒中的氨基甲酸乙酯的含量做出限制标注。为此,专家认为,应当尽快制定、完善对EC的检测方法及合适的限量规定。
传统工艺碰撞现代标准
“黄酒风波”后,记者在上海、杭州等地各大超市里看到,黄酒货架上的货品依然琳琅满目,工作人员也表示,黄酒销售一切正常。
尽管普通消费者对于氨基甲酸乙酯的危害性以及食品中其含量标准问题,了解的并不多,但“黄酒风波”给相关生产企业、行业乃至整个社会,敲响了警钟。尤其在食品安全日益受到社会高度关注的今天,相关方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和措施,严格为广大消费者生产提供更加安全、放心的优质、健康食品,因为这才是实现企业、行业和社会科学、和谐发展的王道。
业内有关人士分析表示,“黄酒风波”是传统工艺与现代标准的一次碰撞。
黄酒是我国古老传统的酒种,有着几千年的生产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被誉为“国粹”。传承黄酒古老的传统工艺和历史,已成为多少代黄酒生产者的历史使命。
应当承认,绝大多数黄酒生产企业在产品质量、技术工艺、生产管理等环节上,有着良好的保障机制,根据国家标准要求,保持了较好的产品质量水准。当然,黄酒产品的质量水平受制的因素较多、较复杂,如原料本身及原料产地的地理环境条件、传统工艺技术、具体操作规程及生产所用设备等等。这就是为什么看似规模实力差不多的黄酒生产企业,而生产出来的产品在一些常规理化卫生指标之上的高级理化指标要求水平上,却有着较大差别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以古越龙山、会稽山为代表的黄酒生产企业在传统工艺基础上,积极创新,包括在设备、原料上,都有了较高的改进,在产品质量档次、产品安全评价体系、质量安全掌控上,都走在了行业前头,因而,产品的质量安全达到了更高的水准。
业内人士指出,针对传统的纯手工技艺的食品加工生产,一方面企业要加强自检;另一方面,我国应积极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评价体系,及时地对食品安全事件开展危险性评价。
卫生部考虑限量EC
浙江古越龙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酒业协会黄酒分会技术委员会委员谢广发对记者表示:根据2005年在罗马举行的JECFA(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下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第64次会议公布的结论,按黄酒中含量为每千克026毫克计算,体重60公斤的人,可能对健康造成伤害的饮用量为每天69升。正如香港理工大学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系客座副教授梁嘉声所言,以黄酒中EC的含量,即使喝到酒精中毒,EC都未必达到对健康造成伤害的程度。香港消费者委员会的报告,只是告诉大家EC过量摄入有风险,并非说不能饮用。也正是因为黄酒中EC对人体的危害很小,检测机构在此前都没有对其进行专门的检测。
那么,作为黄酒生产企业、酿酒食品行业以及相关监管部门,是否就真的应该如此乐观、无为呢?
显然不是,也显然不该。既然国际有关权威组织和研究机构已经明确了氨基甲酸乙酯是“可能令人类患癌的物质”,并且出台了对食品及酒类中的EC含量控制的规定和标准,那么酿酒行业和黄酒生产企业显然不会对此无动于衷,应该积极采取科学的举措,推动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酒类分析师李靓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前国家对酒行业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标准也不健全,所以一出问题,尤其在当下,容易触动部分消费者敏感的神经。据悉,“黄酒风波”已经引起政府有关部门对黄酒的重视。国家黄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表示,卫生部正在组织开展酒类中EC含量的风险评估,以便确定有关限量标准。
绍兴职业技术学院黄酒学院院长胡普信教授认为,“目前,国际上对氨基甲酸乙酯还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到底摄入多大的量会对人体造成危害,许多国家正在研究。这次事件会促进对它的研究,然后起草标准。”而业内一位专家也透露,我国食品安全部门正在进行氨基甲酸乙酯标准制订的前期准备工作,目前正在进行风险评估。她认为,此次事件将加快我国对氨基甲酸乙酯标准的制订,这对于促进传统工艺产品的健康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谢广发认为,作为“国粹”的黄酒,富含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多肽、多酚成份,更富含硒,一种确认可以防癌的物质。人们不能因为黄酒中含有氨基甲酸乙酯就简单地认为黄酒“致癌”。黄酒有千年的酿造传统,经过长时间的人体试验,证明适量饮用黄酒是有益健康的。
“今天,我们不能对黄酒中的EC无动于衷,也不能因为EC而因噎废食。但是,我们可以采取积极的措施,科学减少黄酒中的EC含量,最大化地减少其含量,从而最大化地消除EC对消费者的健康危害。从生产技术工艺及原料质量掌控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还是能够产生积极的效果的。”青岛科技大学教授、酿酒食品专家王家林对记者表示。
据国家黄酒产品质检中心副院长李博斌透露,黄酒中的氨基甲酸乙酯含量问题一直是业内关注和攻关的重点。国内很多酒类企业都在积极研究降低EC的技术,希望通过新工艺、新技术的探索,从根本上减少氨基甲酸乙酯的产生。2012年5月,江南大学酿酒科学与酶技术中心举行了“中国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终端集成控制技术”项目技术鉴定会,新技术有望用于黄酒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