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食品时政 >> 浏览文章
食品安全法生效之际百姓谈心声
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09年06月08日    关注度:     【字体:
 新华社呼和浩特6月5日专电题:“入口安全人人关心,盼监管落实到位”——食品安全法生效之际百姓谈心声

    新华社记者张丽娜

    6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任何目录外的食品添加剂都不能用、任何食品都不能免检、权益受损消费者可要求10倍赔偿等新法规顺应了人们的期待,这将为系统有序地解决当前食品安全问题提供法律制度保障,开启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的新阶段,广大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法实施寄予厚望。

    “入口安全人人关心,人人都要学新法”

    家住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的杨清今年45岁,是典型的家庭主妇,每天要去一次菜市场。食品安全法还在拟订阶段时,她就通过电视新闻对其进行关注。

    “我一个人负责全家人的饮食,这入口关如果把不好,责任可重大啊。”杨清说,餐桌越来越不“太平”,吃喝都成了人们的“心头之患”:增白粉、瘦肉精、敌敌畏、三聚氰胺……食品越来越丰富,但人们每天为吃不到安全的食品闹心。“现在吃喝终于有了法律保障,以后咱们可以放心点了。”杨清高兴地说。

    “除非是自己家园子里种出来的菜,我才敢相信是绿色的。”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高茂泉村村支书刘三堂说,有些挂着绿色蔬菜种植基地牌子的大棚里农药味刺鼻。

    他说,由于近两年媒体对食品问题宣传力度加大,农民也开始重视食品安全了,但农村食品安全问题仍然很突出,劣质食品穿着新鲜的包装迷惑农民消费者,有的种植户滥用农药,一些小商贩给豆芽和面粉美白……“新法规大家都得学习,懂法才懂得去维权。”刘三堂说。

    内蒙古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处处长尹志奇说,食品与人的生活太密切了,保证其安全是现代社会老百姓的基本需求,所以入口安全人人关心,人人都要学新法。当前,各职能部门在加强执法的同时,不能忽略了普法。只有执法与普法双管齐下,在加大惩罚力度的同时,全力唤起社会知法守法的自觉性,才能营造一种让食品安全违规者无处藏身的环境。

“不能好了伤疤忘记疼,食品安全当牢记”

    在一家网络媒体做编辑的李东海,最近正忙于策划“食品安全”专版。他深有感触地说:“人们不能好了伤疤忘记疼,食品安全当牢记啊。”他说,去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很多人都得了“恐奶症”,但没用多长时间人们似乎就忘记了那个惨痛的教训。

    “我这样说的意思是,对食品问题不能放松警惕。”李东海说,虽然有了法律保障,但广大消费者还是应该时刻拧紧自我保护阀门,积极学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知识,增强抵御问题食品的能力,力所能及地挡住不安全食品。比如,有必要掌握一些辨别伪劣食品的方法,对发现的问题食品要及时举报等等。

    一个名叫“冬虫夏草”的网民发帖说,好了伤疤忘记疼是人性的弱点,必须通过严格的制度建设才能有效克服。最不应该好了伤疤忘记疼的就是食品企业老板,他们应该时刻守住道德底线,加强自律,这样才能拯救自己。

    “冬虫夏草”的发言引起很多跟帖。网民“东来东往”认为,只有让经营者真正为违法成本心疼,甚至还要冒倾家荡产的风险,才会记起“疼痛”。比如,新法规的10倍赔偿只应是“起步价”,这个规定让消费者索取赔偿的通道更加通畅。但10倍赔偿显然算不上什么大数目,对于受罚经营者来说也是不痛不痒,还应设立更高标准的赔偿机制。

    呼和浩特市慧聪律师事务所律师张献华希望加强对违法者的问责。他认为,问题食品老板之所以铤而走险无视公众生命,与问责制不健全有关。即便犯了事,也不过是罚点款,根本伤不了筋骨,那点“皮外伤”很快就忘记了。“新法规在执行的过程中,要加强问责。只有让违法者时刻感觉到疼痛的威胁,才会有威慑力。”张献华说。


 “有法可依更要严格执法,重筑食品安全防线”

    1995年的食品卫生法严重滞后,而且我国食品标准太多太乱,卫生标准、质量标准、国家标准、企业标准……各种标准重复交叉、层次不清。食品安全法在这种背景下出台,业内人士认为,一部法律从“卫生”向“安全”进阶,显示人们食品安全观念在不断提升。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阿尔泰说,新法规呈现很多亮点,但徒法不足以自行,人们仍然不能对食品安全掉以轻心。他认为,要把食品安全法渗透到食品生产、经营、消费的每一个领域和环节,让新法规真正撑起消费者生命健康的“保护伞”仍然任重道远。这需要质检、工商、食品卫生等部门加强监管,守土有责,及时发现和预警食品问题和隐患,把住食品的市场准入关。当然,更需要生产经营者加强自律,生产经营“良心食品”。

    采访中,一些消费者认为,这几年食品问题不断升级,除了法律落伍的因素外,政府部门监管不力是不容忽视的原因。

    “我从网上搜索到的信息显示,我国一直在制订和完善食品法律法规,甚至有上千条标准。但为何仍然吓不倒那些假冒伪劣食品的生产者呢?”内蒙古大学研究生韩景轩认为,有法可依固然为食品安全提供了制度保障,但好的法律怎样落到实处,更让百姓牵肠挂肚。有法可依更要严格执法,只有政府部门不折不扣地阳光执法,加强监管,才能真正让好的法律奏效。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食品安全与否全是食品添加剂惹的祸吗?
下一篇文章:卫生部就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管理规定征求意见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