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食品时政 >> 浏览文章
别担心问题食品“十倍赔偿”引来职业打假井喷
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09年06月04日    关注度:     【字体:
 在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峻的语境中,为了更好地保障公众的权利,对制假者形成威慑,新的《食品安全法》写进了严厉的“问题食品假一赔十”条款,而14年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是“双倍赔偿”——公众还未享受到这个条款带来的福利,已有专家提出“十倍赔偿”的道德风险,担心“十倍赔偿”的诱惑会造成职业打假的井喷,许多人会故意买假以索取十倍的赔偿。许多职业打假人已表达了会利用新法的意愿,而消协则表示不赞成。(《成都商报》6月3日)

  不明白有些专家为什么会反对民众利用“十倍赔偿”条款买假索赔。职业打假井喷,恰恰会对造假形成遏制从而保障食品安全,这不正是《食品安全法》的立法意图吗?有什么不妥,又有什么好担心的?

  正像当年反对王海知假买假一样,消协举出一样的理由:因为法律保护的是人作为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故意“买假”者显然已经不是消费者了——这显然是站不住脚的。一方面,是“知假买假”还是“故意买假”,这是人们主观上的猜测,是一个非常模糊、很难界定的说法,难以断定一个人购买假货是故意为之。另一方面,即使一个人故意买假,也不能否定其消费者身份。消费者是相对生产者和销售者而存在的,不能望文生义地将消费者解释为“买东西用来自己消费的人”,只能以“交易”来界定消费者,而不能用动机和结果。我购买了你的东西,那我就是你的消费者了,别管我买了以后会不会用于自己消费——许多人买东西是送人,并非自己直接消费,你能说他就不是消费者了吗?

  消协所以反对借新法故意“买假”索赔,很可能因为他们对“利益驱动的维权”有一种心理障碍,认为在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的情况下可以去维权,但如果个人权益未受侵犯、而以营利为目的去维权,通过维权而获取暴利,就不太正当了。获取暴利,这不符合我们对维权的道德想象。

  这只是过于泛道德化的一种偏见罢了,其实利益不应该成为维权的道德障碍,不该为维权戴上“不能营利”的枷锁。特别是在食品安全这种道德底线被一再践踏、关系到公众生命的特别领域,法律在增进公益和维护民权上应该有一种宽容的理解:只要一种“谋利行为”不侵犯别人的正当利益,不是为了追逐非法利益,甚至能为促进社会公益带来帮助,法律就该支持这样的行为。“知假买假寻求索赔”显然就属于这种情况,虽然给买假者带来了利益,甚至是暴利,但没有侵犯别人的正当权益,没有受害的第三者(造假、售假者遭索赔是罪有应得),相反能在井喷的天价索赔中,对制假售假者形成极大的威慑,让他们在民间无处不在的索赔下有所忌惮有所畏惧——这不正是《食品卫生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追求的吗?利己、不害人且利公的故意买假索赔,凭什么不力挺。

  “十倍赔偿”的条款不是用来欣赏的,不是停留在纸面上用以吓人的,而是要在行动中对不法商人形成实际的威慑——徒法不足以自行,这就需要有人在现实中激活它,而由谁来激活呢?要靠有责任感的公民,靠买假的受害者,当然也不能排除那些被利益驱动、在利益驱动下去维权的人。这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由于利益强大的驱动力,故意买假以索赔的行为,会对造假售假形成更大的威慑。由于知假买假者多是一些熟悉法律、精通程序的法律从业者,他们用行动去激活“十倍赔偿”会更有效率,更能威慑造假商贩。

  商家、舆论和消协习惯把这些人叫做职业打假者、以知假买假为业,其间不乏对他们的否定和贬损,仿佛“职业打假者”是钻法律漏洞的刁民,是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其实,应该把他们的行为称做“公民打假”更为合适,难道打假只是政府的专业而公民就不能以此为业?政府不一直在呼吁公民参与打假吗,这也是他们参与公共治理的一种方式。虽然他们在参与中获取了巨大的私利,但这是法律赋予他们的权利,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再退一步讲,即使“知假买假”有道德瑕疵,不符合我们的道德观念,可相比制假售假带来的大恶,相比假货泛滥成灾图财害命,相比那些黑心奸商的大不道德,“知假买假”的道德瑕疵算得了什么呢?总有一些自视甚高的专家,对身边的大恶无动于衷,也开不出什么除恶的方子,反倒对一点点无伤大雅、能避免最坏的情况的小瑕疵敏感得很。(曹林)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食品包装材料用添加剂标准增至959种 仍显不足
下一篇文章:我们的食品 能“添”些什么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