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食品时政 >> 浏览文章
人民日报:西瓜“打针增甜”是谣言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2年05月22日    关注度:     【字体:

 

  最近有微博称,“现在瓜农给西瓜里打药,长得快好卖钱;西瓜都是南瓜秧上嫁接,瓜农自己从来不吃”,并称“打针西瓜”注射了甜蜜素和胭脂红。这一说法是否准确?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和北京著名的西瓜生产地——大兴区庞各庄镇瓜农。

  疑问一:西瓜会被注射增甜吗?

  【回应】 注射不能增甜,还会使西瓜很快变质

  记者先后在北京市东城区的几家水果摊、丰台区新发地蔬菜水果批发市场和大兴区庞各庄镇瓜地进行了走访,不管是零售商、批发商还是瓜农都说,西瓜不可能打针,瓜一打针就会很快烂了。北京乐平西甜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冯乐平说,“给西瓜打针”的说法,从常识上看,就是对西瓜一点也不懂。

  事实上,就在该微博发布之后,有网友做过实验,无论是大小针孔注射的西瓜,存放两三个小时后,都能看到针孔外圈开始泛黑,很容易发现。

  大兴区农委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是负责全区农产品安全监控的协调部门,科长邓金香告诉记者,之前从未发现给西瓜注射甜蜜素、胭脂红等食品添加剂的案例,也未接到类似举报。

  “给西瓜打针既不能真正将所谓的增甜成分注入西瓜,也不能改善品质提高售价。”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主任许勇研究员表示,西瓜在生长中以及采收后,对西瓜果实采用打针方式注射液体物质,是不可能吸收的。因为植物只有通过维管束组织才能吸收水分与营养,强行注入,只会在微小组织内积累,且会破坏西瓜瓤组织特性,不可能像传言中描述的西瓜瓤呈红色且汁液也很“丰富”。

  许勇强调,注射过外来液体的西瓜肯定会在短时间内变质,并不利于瓜农与瓜商,不可能成为行业的普遍“潜行为”。

  在西瓜栽培过程中,是否有可能向西瓜苗注射非法添加剂呢?专家介绍,一亩地西瓜有六七百株苗,瓜苗的维管束十分细小,注射难度可想而知;而且,即使有液体注射到苗中,也要通过植物自身的吸收、转化才能成为果实的成分,甜蜜素、胭脂红是不能被瓜苗正常吸收转化的。

  冯乐平的乐平西甜瓜专业合作社种了2万余亩西瓜,她说:“对于西瓜的安全,我们比消费者更关心,因为耍小手段砸了牌子,就是砸了自己的饭碗。”

  在传播“西瓜打针”的微博中,还附有瓜瓤中有“白筋”、“黄色硬块”等的照片,认为是“西瓜打针”的证据。许勇说,这是由于西瓜子房发育以及果实生长过程中,遇到低温连阴天或管理不当,植株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不协调,导致子房与果实营养缺乏、发育不良,或者在低温下授粉不均匀,部分组织发育受阻造成的,可能影响瓜的味道,但并非安全问题。

  至于西瓜果实内部出现白籽,可能是因为在早春西瓜授粉中出现授粉受精不良。同时,无籽西瓜品种出现小白籽是正常现象,与外源物质无关。

  中国农业大学蔬菜学系教授任华中说:“育种和栽培技术的提高使瓜的含糖量和甜度有了根本保障,所谓打针这样的小手段完全没有必要。”

  疑问二:嫁接西瓜不能吃吗?

  【回应】 嫁接是一种国际认可、普遍使用的种植方式,不影响人体健康

  嫁接出的西瓜,品质不如原生西瓜,瓜农自己不吃?事实却是,在西瓜生产中,嫁接是常态,不影响人体健康。

  许勇介绍,嫁接技术已经使用了1000多年,是利用植物间互补特性提高作物产量的技术,也是有机农业提倡的一种重要生产方式,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对于西瓜生产而言,嫁接还是一种必然选择。因为西瓜存在连作障碍,也就是在同一块地上连续种植西瓜,从第二年开始就会出现抗病力降低,病害发生,导致植株死亡甚至绝收的状况。这是世界上长期存在的疑难问题。

  任华中说,西瓜采用南瓜以及葫芦作为砧木来换西瓜的根系,这是全世界解决西瓜连作障碍的有效方法,在很多国家均有大范围的推广。“过去,如果要解决连作障碍,只能靠喷洒农药。从这个角度上看,嫁接是西瓜生产的一大进步。”

  如果采用不当的嫁接砧木或者栽培不当,嫁接西瓜可能口感偏硬,风味稍差。“这主要靠农技提高予以解决。”许勇表示,但这不意味着嫁接西瓜可能影响人体健康。

  疑问三:“增甜”传言因何而来?

  【回应】 可能是厂商宣传导致“以讹传讹”

  社会上为何会流传所谓的增甜西瓜呢?

  许勇分析,西瓜栽种中需使用一些含有钾肥、微肥的叶面肥,能提高西瓜的光合作用以及果实的糖分积累,这是西瓜生产的一个常规技术措施,没有任何质量安全问题。近些年,一些化肥厂商对这类叶面肥命名为“增甜剂”进行销售。可能由于部分瓜农与公众对上述知识缺乏科学理解,将“增甜剂”传成了“注射剂”。

  许勇说,另外,市场上有极少量的“水脱瓜”,切开后瓜瓤表现出血红色,部分呈水浸状,严重的还会出现瓜瓤与瓜液分离,有大量水流出,有异味。公众遇到后,可能就会认为是买到了“打针西瓜”。“这其实是西瓜生产中的一种生理或病理病害,细心栽培可以克服,但在生产上不可能完全杜绝。由于采收时不太容易分辨,极少量水脱瓜可能流入市场。”许勇说,“这是未熟变质的西瓜组织,食用后会对人体肠胃有些影响。”

  事实上,西瓜是目前瓜菜中最容易做到安全生产的水果之一。许勇介绍说,因为西瓜主要采用嫁接,克服了瓜菜安全生产最难以解决的土传病害,且西瓜属于一次性采收的作物,其抗性在主要瓜菜中较强,在早春西瓜生长中不易出现病虫害流行,几乎或者较少喷施农药。

  记者在乐平合作社采访时,正巧遇上了前来送瓜检测的瓜农贾书军、王汉臣。他们各种了约6000株西瓜,经过检测成熟度、甜度,三四天后瓜就可上市了。他们说,去年一个关于西瓜使用膨大剂的谣言,让他们为销售揪心了十来天,今年又出现“西瓜打针”的“胡说八道”,希望能够尽快澄清。

  对此,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说,对食品安全的传言要判断和分析,不应轻信。政府部门则要对传言快速反应,对谣言及时澄清,同时出台有效措施,鼓励第三方机构和专家学者、业内人士,及时站出来发布权威正确信息,解疑释惑;同时,对恶意传播谣言者,应该有更严格、有效的追责机制。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我国可能在3至5年内建成食品行业诚信体系
下一篇文章:如何保障小餐饮食品安全?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