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和宫大街56号,这间八十平方米的店铺,也许和这条街上紧邻的其他商户一样,只是一家为东城区交道口地区的居民和游人服务着的普通商店。
但要是稍稍留意,牌匾上“奥士凯同日升北新桥粮行”几个烫金字却能吸引人驻足玩味。
这是北京市仅存的国营粮店,与它“前后脚”成立的还有大佛寺店和安德路店。
现场探访 粮行存“古董” 老主顾常回忆
粮行外部的装潢已经很“现代”了——玻璃大门配上玻璃幕墙。记者近日走进店内看到,两排平房形式的“货架”分列其中。下面的货架分为两层,一层较大,大约由1米见方的小格子木槽组成,每个木槽里盛满了五谷杂粮,种类足有百余种。
距离“房顶”较近的一层则摆放着瓶罐装的桂圆等补品。
在正对着店门的墙壁上挂着一杆约两米长的秤,旁边是面值不等的粮票。“粮店当年的老物件儿,老主顾每次看到都要感慨一番。”粮行负责人赵师傅指着“镇店之宝”说,当年取消粮票后,20世纪80年代店里也用上了电子秤。
粮行的粮仓位于距店面不到100米距离的胡同里。走进那里,穿着白色长衫的师傅正推着推车,将粮食一包包卸下来,再推到临街的店面里。“人工卸粮,还一直保持着粮店的传统。”赵师傅说。
店员讲述 种类渐多 售卖实现半机械化
奥士凯同日升北新桥粮行,5年前重张。此前,它的名字为“交道口粮店”,在上世纪50年代便已存在。赵师傅在这家粮店已经干了39个年头了,在他的记忆里,生意是越来越好。
过去京城的粮店不多,几条大街或几条胡同才有一个指定的粮店。店里盛米面的方槽子都是“大躺柜”,足有2米长、1.5米宽,柜子大而少,粮食的种类仅有3种,大米、面粉、棒子面。
粮店进货是大事,员工们几乎都要来帮忙。装卸工每人一上肩就是三四袋面,力气大的能扛六袋,气不喘、腰不塌,脚底生风,将整袋的米面码放得方方正正,“就跟叠军被一样。”赵师傅说。
1993年国家逐渐放开粮油市场,粮票退出历史舞台。赵师傅回忆说,粮行售卖的种类逐渐多元化,店里慢慢开始半机械化,1998年使上了电子秤,装粮食的木槽越来越小,数量越来越多。
粮行也逐渐功能化,特意聘请了一位国家公共营养师,不定期地还会去周边社区给老百姓讲如何平衡膳食。
居民回忆 买粮得凭票 装粮得有技术
“老张,您来啦,里边请!”赵师傅热情地迎接着光临的顾客。
张先生家住东城区府学胡同,从家到粮行有两站地远,每次步行过来得花上20分钟。年过花甲的他回忆起40多年前来买粮的情景,不禁笑了。
“我当时身强体壮,每月来买一次粮,一次得买50斤。”张先生说,每月都盼望着发粮票,带着专用的白布口袋就飞奔粮店,1斤粮票换1斤大米。
张先生说,以前上粮店得自己预备装米面的口袋。“那时候装粮食,您得有技术。”张先生说,售货员称好要的米面后,买粮的就得蹲下去把布口袋放在下面接着,“呼”地一下米面倾倒下来,技术好的人能稳当地接住,技术差点的则会弄一脸面粉,瞬间成为“白面人儿”,常常逗得排队的人直乐。
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粮油市场逐渐放开后,张先生来粮行的次数变得越来越频繁。
如今,粮行转型,卖起了主食、菜蔬等,价格也比普通超市要便宜个块八毛,如一种东北香米粮行卖4.8元/斤,而附近超市的价格为5.6元/斤。这也成了老粉丝们追捧的理由之一。
在张先生的眼里,虽然现在卖粮食的地儿还有很多,但他依然眷顾粮行,这里有他多年的回忆。(记者 杨诗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