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突出一个“稳”字:稳增长,把速度降下来;稳物价,CPI控制在4%以内;稳就业,新增就业900万以上。为此政府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一切似乎都在掌控之中。
孰料全国人大会议闭幕当天,媒体就曝出“天价大葱”的消息。京穗等地大葱价格暴涨,10元仅能买2根大葱,“向前葱”的风头甚至盖过了肉禽。
大葱的价格今年带头起哄,主要是山东等主产地减产、北方市场缺货,中间环节层层加价等多种原因造成的。这几年我们经历了不少类似的事情:“姜你军”、“豆你玩”、“蒜你狠”……说到底,葱姜蒜这类农产品只能算是生活的“准必需品”,没有很强的需求刚性,远不是粮油肉禽等大宗农产品,不会直接影响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我们大可不必惊慌、抱怨,甚至骂娘!
问题在于大葱涨价背后所折射出来市场机制的不健全。政府的作用在于培育健全的价格形成机制,而不应该像消防员一样天天忙于控制物价。
自从20年前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我们就铁了心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让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然而20年来,我们虽然不断地深化改革,却又无时无刻不在调控着价格,引导着供求,垄断着资源,结果是市场经济中的价格、供求和竞争等三大市场机制就不断地被影响,被干扰,被扭曲,被侵蚀,被破坏,以致于被碎片化了!价格不能反映供求,垄断干扰竞争,何谈市场机制?
国有企业可以垄断金融、能源、电信等的价格,中间商当然也试图通过囤积居奇垄断葱姜蒜价格,甚至古玩字画普洱茶也跟着起哄。而房价则是像受了刺激的“疯子”,一路攀爬到楼顶,无论总理怎么喊话,就是不下来!可转过来想,如果有一天真它的“跳下来”了,不也是人命关天吗?也许唯一能接着的“梯子”就是市场机制。为何不在健全市场机制上下功夫呢?
对于大葱的价格暴涨,我们大可不必认真。农产品本期产量决定本期价格,本期价格决定下期产量。本期价格低,下期产量少;产量少,价格就会上升;价格一上升,再下一期产量就又多起来,卖不完,价格再下跌;跌到最低点,供给量小于需求量,价格再回升。如此循环往复。山东安丘的农户告诉记者,去年大葱价格实在太低,卖不出去。今年都转种别的作物,大葱的种植面积少了很多,葱价就这么高了起来。
问题在于作为供给我们粮食蔬菜的农民,如果年年这样被动地跟随价格的剧烈波动去决定种多少菜、多少粮,可就太痛苦了!谷贱伤农的丰收灾是社会的悲剧!关键在于相关部门要能够为农民兄弟提供充分的市场信息,使农民尽可能透明地知道粮食和各类蔬菜的需求信息,我们要帮助农民分析波动规律,预测市场行情,尽可能做到市场供求平衡,这样就基本上能够稳定市场价格。
在农副产品市场上,总需求和总供给大致是稳定的,价格和供求机制的建立不仅是信息的透明和对称的问题。还应该在流通初始环节帮助农民建立起种植面积、预期产量和供给价格的稳定“合约机制”,每年初都能给农民兄弟提供一个稳定的价格和收入预期。这样的机制需要地方政府指导并建立一定规模的合作组织来保证。
我们相信,一旦组织建立了,机制健全了,供求就能够逐渐平衡了,大葱等农产品价格也就不会这样暴涨暴跌逗你玩了!我们多么需要健全的市场机制啊!
张世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