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食品时政 >> 浏览文章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度破题贵州仁怀酱香白酒产业发展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2年01月21日    关注度:     【字体:

 日前,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有关专家到贵州仁怀市调研酱香白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专家组在听取该市酱香型白酒产业相关工作汇报后指出,酱香型白酒生产历史悠久、具有自然特色和一定的生产规模,但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品牌是靠积累而来,要积极培育、打造,同时也要和茅台酒的发展找好契合点。仁怀市政府有关负责人也表示,将进一步推动做好相关基础工作。本次调研工作得到贵州白酒业的关注,业内人士认为,如何做好贵州茅台酒和酱香白酒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是仁怀白酒产业发展一个破题。

    据介绍,2000年,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向贵州省政府提出了茅台酒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地范围的界定申请。同年,经贵州省政府、贵州省质监局核准,确定了茅台7.5平方公里贵州茅台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范围。同年8月向国家质检总局提出了茅台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2001年3月29日,茅台酒正式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同时,茅台酒成为中国首个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白酒,而茅台7.5平方公里的范围成了茅台酒的核心源地。

    去年3月,经专家论证,拟调整扩大茅台酒地理标志产品地域保护范围,拟新增面积为7.53平方公里,保护地域面积调整为15.3平方公里,为此前保护地域的1倍,新增茅台酒地理标志地域保护区域具有酿造茅台酒的优良环境,也是支持茅台酒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茅台酒作为贵州省白酒的“航空母舰”,一直是贵州的骄傲,由于特殊的地理来源和质量要求,限制了其生产地域的扩大,而其特殊的传统制作工艺也制约了生产周期,难以有很大的飞跃性发展,但市场的需求又要求它做强做大。2010年,贵州白酒工业产值以203亿元排名全国第三,但其产量仅为16.04万千升,在全国排名第13位,其中茅台集团产值为150亿元,整个贵州白酒产业发展严重不均衡。按照贵州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十二五”期间该省白酒产业的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省白酒产量确保80万千升、力争100万千升,占全国白酒市场的份额10%左右,白酒工业总产值确保1300亿元,力争1500亿元;培育一批名优品牌,新增6~10个中国驰名商标和一批著名商标。

    仁怀市是贵州白酒工业的核心区,也是我国酱香型白酒的主要生产基地,因此,除了要把茅台酒做强做大,整个仁怀白酒产业必须进一步扩大再生产,按照遵义市计划,就是要以贵州茅台集团为建设主体,以茅台酒现有生产区为基础,规划建设15平方公里的国酒工业园区,集中优势资源支持茅台集团发展,同时加快仁怀名酒工业园区规划建设,深入推进仁怀名酒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创建,全力振兴鸭溪酒、习酒、董酒、湄窖、珍酒等传统老牌名酒,加快培育金士酒业、钓鱼台国宾酒业、酒中酒业、糊涂酒业等新兴名优白酒企业。

    因此,茅台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调整和酱香白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的推进势在必行。事实上,在白酒业内,茅台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一直存在争议。一是“贵州茅台酒”标志为茅台集团所独占,保护区域内其他酒厂不能使用,这有悖于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原则和含义,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地理标志应有的对所保护地区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二是假冒茅台商标的产品大量存在,客观上又影响了茅台酒的信誉,这些侵权行为大部分来源于茅台镇周围的大量小酒厂,使得茅台酒厂每年须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打假。

    专家建议,正确运用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度完全就可以改变目前这种状况,可以由当地政府组织以茅台酒厂为龙头,联合茅台镇的有关酒厂成立贵州茅台协会,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集体商标一旦获得,就产生品牌效益。再由茅台酒协会制定茅台酒行业生产和质量标准,让所有参与协会的企业,都统一按照茅台酒生产工艺标准生产。只要产品质量符合茅台酒协会制定的行业标准,都可以使用“贵州茅台”集体商标。为保证现在茅台酒的国酒品牌,其他酒厂生产的就可称为茅台大曲、茅台窖、茅台液、茅台醇等。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早产”食品害人不浅 没准的生产日期谈何安全?
下一篇文章:食品安全重在 监管常态化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