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食品时政 >> 浏览文章
挂洋头的“特供奶”让监管再次裸奔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2年01月02日    关注度:     【字体:

  

点击浏览下一页



  据新华社消息,近日一名网友爆料称,自己原打算“网购”一批原产地为新西兰的“纽瑞滋”奶粉,却发现该产品在新西兰无迹可寻、无人知晓。而记者调查后发现,“纽瑞滋”奶粉由新西兰两家公司代理生产,目前只针对中国市场,是一款不折不扣的“中国特供奶”。

  “特供”!然而这样光艳的字眼不仅不会让国人感到陶醉,反而会产生被人愚弄的羞辱感。因为此“特供”非彼“特供”,“特”的不是高质量,而可能是低标准和高价钱。而新闻记者由“纽瑞滋”顺藤摸瓜,还列举出颇多类似挂“洋”头卖狗肉的“国际大品牌”,比如“纽之健”、“纽利兹”、“法国合生元”、“美国施恩”等等,均或者是纯粹的挂洋旗把戏,或者仅供中国市场却在广告中大肆吹嘘自己是某国“顶级品牌”。

  中国消费者莫非特别好骗?从奶粉到家具,从“洋酒”到号称“日本原产地空运”的海产品……我们一而再再而三地成为钱多人傻的“水鱼”——要么是洋企业披上“民族企业”的外衣(如蒙牛、汇源),大打营销感情牌;要么是华人、华资戴上“国际品牌”的画皮,施施然从国内消费者口袋里大把掏钱。

  然而,将谴责的怒火瞄准这些不诚信的企业是徒劳的,资本以逐利为天性,哪里有漏洞,哪里就必然有其魅影。所以怪不了别人,问题关键还是我们自己提供了“漏洞”。那么,主要怪谁呢?怪老百姓崇洋媚外吗?可是当一个又一个所谓“民族品牌”相继爆出惊天丑闻,但凡有点经济实力,你敢给自家孩子喝国产奶吗?而这些“民族品牌”为何“前仆后继”,根子不就在于平时监管者打瞌睡、养虎成患吗?再换个角度拷问,这些挂着“洋”头、明显就是虚假广告(甚至涉嫌商业欺诈)的商品,居然可以长时间在我们的国土上公然招摇撞骗,而监管部门总是充耳不闻视而不见,最后还得靠媒体或是消费者自己戳破造假者的画皮。试想,在这样稻草人般的监管面前,商人不起贼心那还叫商人吗?

  这是何等悲哀——公民花钱雇请的“市场守夜人”,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假寐”,任凭牛鬼蛇神趁着夜色瞒天过海、为非作歹。请问,有关部门是不是愧对人民的供养、愧对那一纸隐形的“社会契约”?然而,对于这样造成公众杯弓蛇影和健康受损的失职者,我们的惩戒手段一直实在太温柔、太爱护领导干部了!显然,不修补这最关键的一节链条,用问责失职“逼”得监管者走出办公室、真正秉公执法,就不可能形成一个健全的利害关系的传导机制,而食品安全也好、爱用国货也罢,也就只能是空谈。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假洋牌特供奶”说明监管不能给人信心
下一篇文章:京沪等地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