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食品时政 >> 浏览文章
速冻食品新国标保护了谁的利益?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1年12月01日    关注度:     【字体:

点击浏览下一页

 

  日前,从湾仔码头到思念、三全,这些行业龙头企业无一例外陷入“细菌门”事件,恰逢此时,《速冻预包装米面食品卫生标准》在今年9月6日发布的征求意见稿中,把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不能检出物质,改成了每克生制品中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含量只要在1000个到10000个之间,均为合格,一时间将速冻食品新国标推到了风口浪尖。 

  消费者不买账 

  10月19日,北京市工商局公布,思念三鲜水饺被检出含金黄色葡萄球菌。之后,广州市工商局公布的三季度3类食品质量检验结果显示,著名品牌三全以及海霸王的3款速冻食品也被检出含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南京市工商局本月17日公布的一份检测报告显示,一批包括知名品牌在内的速冻食品被检出含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国内几乎所有速冻品牌都陷入“细菌门”。 

  依据现行《速冻预包装米面食品卫生标准》,上述速冻食品确实没有达标,但是,若依据新国标,这些食品将符合标准,原本被定为不合格的部分产品可能会由于标准转换变身为合格产品,这让一些消费者有点接受不了,担心新国标是否会影响食品安全。 

  卫生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副巡视员段冬梅表示,“新国标”并不意味着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降低。 

  但是,在速冻食品相继“出事”以后,不少消费者一提起速冻食品就撅嘴摇头,据记者了解,即使一些经常购买速冻食品的年轻消费者也敬而远之。超市周末本是促销时段,但一些速冻面食冰柜前已经是人丁冷落。 

  尽管卫生部和相关专家均表示,“新国标”更为科学、合理,但是有一点无法逃避,原本被定为不合格的部分产品可能会由于标准转换变身为合格产品,消费者对此并不买账。 

  降低标准是否影响食品安全 

  从之前的“三聚氰胺”、“瘦肉精”到现在的“细菌门”,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不少演化为标准之争。关于《生乳》新国际的争论也是让消费者疑惑重重,在“细菌总数”和“蛋白质含量”两项指标上因“太宽松”遭到了质疑,中国乳品标准被有的业内人士称为“全球最差标准”。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陈尚武表示,之前我国的不少食品国标制定得非常高,但是并不科学。如牛奶的行业标准,就要充分考虑生产者的问题。在我国,很多奶农生产出的牛奶因为达不到国标的要求,就通过添加剂等方式达到标准,反而增加了造假的可能性。牛奶本身是总菌数含量高的食品,在成品中适当放宽一些参数,反而有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 

  这次速冻食品“细菌门”也陷入了有关标准问题的舆论之地。思念食品有关负责人曾对媒体表示,按照国家目前的食品安全卫生标准,水饺中确实不得含有金黄色葡萄球菌,但是,按照新的即将生效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被检出有问题的水饺金黄色葡萄球菌含量是达标的。这一表态引发公众对速冻食品标准“开倒车”和被企业绑架的质疑。 

  卫生部中国疾控中心专家、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所长严卫星表示:“过去对致病性微生物是零的概念,规定不得检出。但食品涉及种养殖、加工、生产、包装、储存、流通多个环节,多年的检测实践表明,完全不检出微生物几乎不可能,老标准在实际操作中并不现实。” 

  严卫星强调,新国标中对于微生物允许检出含量的阐述,并不意味着食品安全标准降低了。“公众放心,保护健康的水平是没有改变的。 

  监管之道 

  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对违反食品安全法规的行为是要施以重罚。比如2010年8月,美国发生因沙门氏菌污染而召回5.5亿枚鸡蛋的事件,国会法律委员会因此一致同意,必须加大处罚力度,特别是对明知故犯者的惩罚。无论哪一个环节导致食品、宠物食品和添加剂的污染、掺假和恶意误用,都在惩罚之列。 

  对于食品安全的监管,有关专家建议,一是不断健全法制,各相关部门采取强硬措施,严厉处罚违规企业,增加违规企业的预期成本,同时,创造机会为其他守法的企业提供更多的福利和资源;二是将违法不整改的企业列入黑名单,借助媒体平台公诸于世,损害其市场信誉;三是通过奖赏等手段鼓励知情者提供有关信息,嘉奖守法企业,重罚违法企业。 

  据了解,由于近几年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很多消费者已经失去信心,也是对此次新标准不买账的主要原因。企业和相关部门是否应该反思为何我国食品安全事件相继出现,原因根在何处?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中国食品安全创新发展行动在京正式启动
下一篇文章:卫生部:乳品标准绝不可能被企业绑架 专家起草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