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10时多,在有着1200多户人家的罗凤村街道上,只见铝制的高高架子上,十来个竹编的菜篮子里装满了滴着水珠的生菜、菜心、芽菜、红薯叶等蔬菜。
在菜篮子上面,有的绑着小布袋,有的系着小塑料袋,有的挂着竹编的小笼子,写着“一把一块”的纸片立在菜篮子的篮柄上。
一位当地人告诉记者:“这里的菜摊从来没人看,但钱也一分不会少。”
这个远近闻名的无人菜摊,已经走过了70年之久。
70年无人菜摊:钱一分都不少
记者在这里看到,一位抱着小孩子的老人走到摊位前,挑了一把小青菜,顺手将一块钱放到篮子上系着的白色塑料袋里。
赶集的村民陆续来到菜摊前选菜,十分钟左右,几篮子小白菜、菜心就“抢购一空”了。
一个个装钱的小袋子也鼓起来了。
又过了半小时,一个妇女走过来拿起了一个空篮子,转身准备离开。
“您不数数够不过数?”记者很好奇地问。
妇女浅浅一笑:“不用数,没少过。不信,你看,五大把菜,五块钱。正好。”
她还告诉记者,每到圩日,二三十个菜篮子就会装满新鲜蔬菜摆到街面上,都是附近村民自己家种的菜,一分地种出来的菜如果吃不完,就拿出来卖给其他人吃。“我自己家种有红薯叶多,我想吃其他菜,也来这里买。我是又买又卖。”
蔬菜论把儿卖,村民自觉投币。这样的习俗究竟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村民小韦说:“我们小的时候,看到父母就是这样买菜的。当时装钱的小袋子就是挂在锄头上面的,小孩子也从来没有人会去乱拿钱的。我生在这里,现在四十多岁了,也还是这样子买菜的。”
村里七十多岁的老人说,从他们记事儿起,菜摊就是这样了。
罗凤村有两条上百年的老街,居民都喜欢把菜挑到街上卖,卖的多了就自发形成菜市了。
卖菜要从早上一直守到傍晚,有的村民因为农活太忙,就让旁边小店的村民帮忙照看菜摊,后来时间长了,菜农发现不用找人看摊,只要标好价格,直接放了菜篮子就能放心忙自己的农活了,买菜的人都自觉地取菜放钱。
渐渐地,无人菜摊就远近闻名了。
“现在,通常早上六七点钟,卖菜的人都从田里把各种各样的新鲜蔬菜摘回来,然后将菜篮子放在架子上,九十点钟左右,村民们便陆陆续续来挑选菜品了。”
在村里街道边摆摊子卖书本的小梁说,“卖菜的村民一般是在下午五六点钟来取菜篮子,有时中午菜篮子就卖空了,地里还有菜的人家,就会再装满菜篮子来卖,几十年来,这里的无人菜摊刮风下雨天从不间断。也没听说谁家短过菜,少过钱。”
70年菜价在变:守信传统不变
长年维持着无人菜摊,为附近居民供应新鲜蔬菜的一般都是六七十岁的老奶奶。哪家种什么卖什么菜邻里间都很清楚。
今年81岁的陆登彩老奶奶,穿着土布扣襟衣裳,花白头发,乐呵呵地来收自己的菜篮子,“不觉得累,锻炼身体。”
她告诉记者,自己干农活干不动了,种点菜卖,补贴家用。平时一天可以收回十几元钱,也不用守着摊子,只需到晚上、或是有空了就去看看,卖完了拿回菜篮、收回钱就行了。
老奶奶的侄女说:“我姑姑卖菜有四五十年了。姑姑身体硬朗,家里子女都让她歇歇,可她闲不住,成天往菜摊跑。”
平时总是二十来家固定给居民供应蔬菜,他们一起维持着无人菜摊。菜价如果集体提高了,怎么办?
对于社会上很敏感的菜价问题,在罗凤村从来不是问题。“这里都是自己家种的东西,都是乡里乡邻,一般都不卖贵,比其他地方划算得多。一元钱的菜能吃几顿呢。”
各个季节不同蔬菜,有时候市面上价格很高了,这里偶尔也会卖两元钱一把,但大多时候都是一元钱一把。南瓜之类的蔬果是论个卖,大个的最多也就3元钱。“我们是自产自销,不计较钱多钱少。”
不仅卖菜的村民不计较价格,买菜的村民也不在意分量,无人菜摊里的菜都是菜农在地里凭着手感捆成小把儿的,没有专门称量,一把多少直接系好,到池边涮洗掉泥巴就放菜篮里卖。
村支书王立权告诉记者,罗凤村千户来口人,都是乡里乡亲低头不见抬头见,谁都信得过谁。“从我们刚会走路的时候,父辈就带着孩子在无人菜摊里按约定俗成的规矩放钱拿菜,都习惯了。”
尽管菜价已经从最初的2分钱、5分钱涨到1角,慢慢到了今天的一元钱,多少年过去了,不论是赶圩的日子,还是举行“葛麻十六炮”等大活动,村子里的无人菜摊依旧无需看守,没有谁丢过一把青菜,少过一分钱。(记者 庞慧敏 实习生 璩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