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食品时政 >> 浏览文章
金葡菌允许存在 大企业绑架速冻食品新国标?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1年11月26日    关注度:     【字体:

 记者 刘熠

近日,“三全”、“湾仔码头”等知名速冻食品品牌纷纷深陷“细菌门”,随之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也成为继苏丹红、三聚氰胺后,食品安全领域的又一热频词。

随后,三全食品发布公告,承认媒体所报道的产品被检出金葡菌一事属实,并启动了召回程序。湾仔码头也在前天发表官方声明,称已将被查出问题的产品送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进行复检。就在人们以为此事或将偃旗息鼓之际,卫生部日前公布的《速冻面米制品》食品安全国家新标准(GB19295-2011)在昨天下午引发了媒体的热议。其中,引发广泛争议的金葡菌,由此前老标准中的“不得检出”,变成允许限量存在。

但是,规定甫一出台,其实一切已一锤定音。

1

金葡菌:“不得检出”变“限量存在”

据了解,新国标采用了国际食品微生物标准委员会采样原则,针对包括饺子、馄饨、包子、粽子、汤圆等速冻预包装食品在内的速冻面米制品,调整了金葡菌、沙门氏菌的规定,删除志贺氏菌规定,取消霉菌指标,修订了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指标。尤其是金葡菌,新标准一改过去“不得检出”的定性判断,采用了三级采样方案,用5个样品定量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判定。

而由于此前三全、湾仔码头“细菌门”疑雾尚未散去,不少消费者纷纷质疑新标准可能帮助部分不符合旧标准的速冻面米制品“过关”,对此,卫生部回应称,“速冻面米制品金葡菌指标比原来的标准更低,这结论肯定不对。”

卫生部称,金葡菌属于一般性危害,按照国际食品微生物标准委员会的原则,金葡菌是有条件允许一定限量范围存在的,泛泛地规定致病菌不得检出,缺乏科学依据。卫生部表示,以前由于没有定量的检测方法,只能定性规定“不得检出”,新国标采用分级定量检测,在采样中要求每批产品采样5件,跟过去采1件就判定其合格与否相比,均匀度和采样的科学性大大提高。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对此表示认同。他认为,此次新国标中某些指标变化问题,是较为合理的,符合目前现状。“在微生物检测技术进步的现阶段,检测部门已经能准确检测出微生物的数量,再加上金葡菌本身的特性,个人认为较之从前,这一标准的制定更为合理化。”

2

卫生部:新标准更符合国情

尽管如此,仍有观点认为新出台的标准被此前曝出问题的几大企业“绑架”了,更多照顾到的是企业的利益,而这一担忧也渗透到不少消费者当中。

“新国标被大企业绑架之说并不合理。” 周思然分析认为,国标的诞生并非短期内由某几个企业商议而形成,它是经过长期的意见征询、修改,并由相关部门、协会、企业及消费者等几方共同制定而成。“国标的目的在于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费者身体健康,若被企业绑架则抹去了其存在的真正意义。”

卫生部的回应似乎印证了这一说法。卫生部发表回应称,制定食品产品的安全标准,一定要有监管部门、科研机构和行业、企业的专家参与。而在新国标的整个制定过程中,是由微生物专家组织牵头,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等主要参与。“这里有个误解,现实中企业并不是要求放松,企业甚至希望有些指标应该更多。根据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2011年新修订的程序手册上的明确说明,我们保证安全是第一,但还要考虑到我国国情和行业产业的发展。”

“新国标不会对消费者健康造成影响。”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会长张俊修认为,速冻食品使用中必须加热,金葡菌在加热过程中就会被杀死,因此煮熟的食品已经不存在细菌了。“食物制作过程不可能完全无菌,应该说,新国标的规定更加符合实际,也更实事求是。”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伦理责任源于习俗与道德 法理责任基于契约
下一篇文章:郑风田:慎防食品安全标准被绑架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