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买菜价格就更高了。
“跟农贸市场相比,超市卖蔬菜在成本控制上没有优势。”在中关村家乐福超市,正在促销蔬菜摊位旁边削菜叶的理货员说,现在“农超对接”蔬菜纯粹是为了招揽顾客,根本就不赚钱。他说,家乐福“农超对接”的蔬菜,进货是通过蔬菜公司,并不是超市直接从菜农和菜地里收购的。蔬菜公司要把运输费加到菜价上,进一步提高了成本。这样一来,进价就比从菜农和菜地里收购要高一些。
专家表示,“农超对接”的本意,是农户和商家签订意向性协议书,由农户向超市、菜市场和便民店直供农产品,主要是为优质农产品进入超市搭建平台,但现在看来,“农超对接”在发展中出现了一些偏差,主要是成本没有得到很好控制,共赢局面没有实现。
与社区菜摊、超市相比,农贸市场价格最便宜。李老板在西苑卖菜超过20年,主要卖菜花和小油菜。他说,货有时候直接从菜地进,有时候从其他大型菜市场进,但是价钱差不太多。虽然每月还有640元的摊位费,但是比起超市,成本还是低不少。同时,为了比超市更有价格优势,所以卖价在批发价的基础上加价不多。“比如菜花进价0.7元/斤,早上大概卖1.5元/斤,下午可能就只能卖1元/斤。每天能卖300—500斤菜花,主要还是靠增加销量来赚钱。”
专家认为,农贸市场菜价虽然便宜,但是建设市场需要很大的成本,因此菜市场的分布不可能像超市一样密集。可是,降低菜价,也不一定全靠菜市场。只有经营网点多起来,形成充分竞争,菜价才有可能降下来。
给菜摊菜贩留一些生存空间
●超市、菜市场以及社区摊贩搭配得当,居民买菜才能更便利
北京朝阳区八里庄街道红庙北里社区居民刘阿姨觉得,解决买菜难问题并不难:“现在国家不是正在推动农社对接吗?为什么不在小区里开辟一块场地,让小摊贩进来卖菜?这样既解决了流动摊贩的问题,也方便了居民,降低了菜价。”
红庙北里社区委员会综合办公室工作人员刘伟也是非常赞成:“要是有个菜市场,自己买菜也方便,当然愿意了。”但是他表示,社区目前之所以没有这样做,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社区内没有多余空间,“在小区里找出这么一个地方确实存在困难。”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陈诗波认为,在社区内开辟菜市场,安置菜摊,能够起到不错的效果,理论上讲是可行的。对于需要在小区内建设菜市场的老社区,政府应当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支持社区开辟专门的场地来建设菜市场。另外,对于新建小区,关键要“规划在先”,在小区建设之前,就事先规划一片地方,专门用于建设菜市场。
陈诗波表示,虽然马路小摊贩存在一些弊端,比如,一些菜摊占道进行交易,影响了交通秩序;有些菜贩乱扔菜皮、瓜皮等废弃物,影响市容市貌等。但不可否认,摊贩缓解了弱势群体的就业压力,在方便市民、平抑菜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小摊贩最好是采取“疏堵结合”的管理方式,给小摊贩留一些生存空间。
据悉,许多城市正尝试在一些小区“特定时段为流动菜摊开辟专门销售区域”,逐步解决居民买菜难问题。陈诗波认为,像北京这样的大都市可以借鉴相关经验,根据道路状况,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流动摊点疏堵结合工作,适当安排自产自销果蔬摊点,对流动菜摊进行集中整治,规范管理,让流动摊贩更好地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