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盛夏,食品安全的议题再度升温。即便如肯德基这样的洋快餐大佬也成为焦点,卷入舆论漩涡。
日前,一张肯德基门店外堆放着几箱豆浆粉原料的图片在微博上迅速“蹿红”。肯德基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除北京地区以外,肯德基的醇豆浆均是由豆浆粉调制而成。
随后,数名曾在肯德基工作过的人士又向媒体“曝料”,在肯德基的后厨,用于炸鸡的油4天才彻底更换一次,期间每晚把油渣滤掉后第二天继续用。鸡在水里简单过一遍还滴着血水就直接裹面了,用于洗鸡的水都浑浊了也无人更换。高峰时,按照规定应该炸7分钟的鸡翅不到4分钟就被捞出锅。
接下来的事大家就“熟门熟路”了社会舆论高度关注,相关部门迅速行动,在问题的处理上体现出了“高效率”。
其实,回顾近年来食品安全领域的相关案例,知情人“曝料”、媒体曝光、政府出手、企业被查处,似乎已经成为我们发现、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标准程序”。从问题奶粉、地沟油到如今的“豆浆门”事件,无一例外。
按照过去的经验,媒体曝光于前,监管部门迅速行动在后,加上社会大众的关注,那些问题食品必将成为过街之鼠,没几天好日子过了,大家照理也可以把悬着的心稍微放一下。但事实是,人们的焦虑并未因此减轻。
种种焦虑中,最值得焦虑的,是问题食品被发现的过程相关知情人的举报、新闻记者的深入报道,一起揭开了黑幕这样的过程固然曲折精彩,却令人忧心。个别内部人士与记者都没有揭发问题食品黑幕的必然义务,他们今日的所作所为,更多属于道德良心层面的义举。相反是那些领了纳税人工资,负有不可推卸责任的相关部门人士,在行动中总是慢半拍。公民的生命安全,究竟是应该寄希望于几个人的义举,还是应有一套完善的机制来保障?
我们很想知道:问题食品从收储、生产到交易,链条上有多个环节,认真监督、检查和管理,哪一个环节能做到完全隐蔽而无形迹?从工商管理、卫生到食药监督,多个部门、多种渠道,为什么总是无法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阻止问题食品流入市场?为什么全国上百万监管人员发现不了的事,倒让几名记者捅了出来?
随着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的层出不穷,我们应该认识到,只寄望于通过媒体曝光来净化餐桌环境,是不切实际的,也是不牢靠的,不具有可持续性。归根结底,食品安全监管还是属于政府供给的公共品,这一点上,任何人也没有办法与能力来越俎代庖。
痛定思痛之余,我们更应该总结:食品也是一种商品,任何有关商品的社会现象,其本质都是经济现象。所以,不能仅仅着眼于道德和监管,而应该分析其中的深层经济动因,否则四个“大盖帽”仍旧会管不了一盘豆芽菜。
中国的食品生产有着小、散、乱的特点,这些小农式作坊是中国食品生产的主力,既在最前沿也在最基层。即使是大型如双汇和当年的三鹿,其根基仍然是深植于小农作坊的。从相关报道来看,不管是地沟油、药物豆芽还是三聚氰胺,底层生产者也正是作假的执行者。他们有的并未取得暴利,但仍选择作假,一方面是由于监管低下,而另一方面,相对于没有利润来说,有利润就等同于暴利!中国食品的基层生产者受多重因素的价格挤压,生存情况并不乐观。
这些分散的小农作坊做假风险成本小,在成本压力下,缺乏议价能力的它们便选择了消极议价的方式造假,不顾一切地降低成本。于是,膨大剂、催熟剂的屡禁不绝也就毫不奇怪了。这些代表现代工业技术的化学药剂,既为造假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也使造假危害变得更大、更加隐蔽。
同时,面对通货膨胀的压力,基础性的油价、电价、房价下调空间有限。为了保持物价平稳,维持社会稳定,最市场化的食品价格由于其影响广泛,成为重点打压对象。于是,原料上涨与控制物价的压力同时强制性地加在了这个相对来说还算充分竞争的行业上不管是联合利华还是引车卖浆的贩夫走卒。
来源:重庆日报 作者:龙在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