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国际市场对国内影响越来越大。”张桑说,实际上从供应缺口来看,200余万吨的量与去年相比并未显著放大,但今年市场对巴西可能减产以及中国市场预计进口可能增加持续炒作,国际市场价格上涨也给国内市场提供了强劲的支撑。
目前巴西是全球头号产糖国,此前由于受天气影响,市场普遍预计其产量将下滑。全球糖市的需求正转向亚洲,尤其是一些国际机构预计中国可能加大进口,一些分析师甚至预计未来中国市场进口量可能达到300万吨。
实际上,国际市场依然过剩,荷兰银行与VM Group联合发布的报告认为,在2011/12年度,全球糖市场的过剩量预计将会达到783万吨。
比价效应显现 农产品上涨成趋势
除了基本面不平衡、资金借势炒作等因素外,值得关注的是,比价效应的显现也成为包括白糖在内的农产品价格上涨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农作物由于产出效益导致的“争地”、农业和工业对劳动力的“争夺”正使得农产品上涨长期化。
“以广西主产区来说,甘蔗种植面积很难再有大幅度的增加,由于争地效应,加上农村的青壮劳动力大多不再从事农业生产,白糖上涨应该是趋势。”张桑说,实际上,今年以来无论市场如何变化,白糖现货价格始终未能低于7000元,这也从另一层面反映出市场处于比较认同的正常消费。
糖价上涨可以说是农产品价格回归正常化的一个体现,由于长期价格被低估,通过比价效应,目前市场价格正逐渐得到重估。
实际上,不仅是白糖,包括大米等粮食价格亦稳步上涨,商务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8月1日至7日,国内小包装米零售价格继续上涨,较前一周小幅上涨了0.4%,其中西安、昆明和厦门大米价格涨幅均超过1%,分别达到1.3%、1.2%和1%。
与此同时,在前期猪肉价格涨幅放缓后,鸡蛋价格接过“接力棒”。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7月份以来,全国鸡蛋价格涨势明显,目前价格已达到2008年监测以来的最高水平,超过六成省区鸡蛋价格在每斤5元以上。
一些专家指出,当前农产品价格上涨一定程度上也属于“被上涨”,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速,农产品生产的基础成本——生产资料、劳动力以及土地价格上涨成为常态,政府应着力于加大投入,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同时改进调控方式,对市场炒作以及趋势性上涨因素分开对待,合理引导市场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