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2025濠德板€楁慨鐑藉磿閹达箑绠柨鐕傛嫹4闂傚倷绀侀幖顐︽偋閻愬搫绠柨鐕傛嫹8闂傚倷绀侀幖顐﹀窗濞戙垹绠柨鐕傛嫹 闂傚倷绀侀幖顐も偓姘煎櫍瀹曚即骞囬濠呪偓鍧楁煃閳轰礁鏆熸い鈺傜叀閺屻劑鎮ら崒娑橆伓闂傚倷绶氬ḿ褍螞閹绢喖绠柨鐕傛嫹闂傚倷绀侀幉锟犲礉閺嶎偄鍨濋悘鐐电摂閸熷懘鏌ㄩ悤鍌涘 3闂傚倷绀侀幖顐︽偋閻愬搫绠柨鐕傛嫹11闂傚倷绀侀幖顐﹀窗濞戙垹绠柨鐕傛嫹闂傚倷绶氬ḿ褍螞閹绢喖绠柨鐕傛嫹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食品与法 >> 浏览文章
福辣火锅地沟油熬底料案开庭 被告对检方指控无异议
来源:东方早报    更新时间:2013年02月05日    关注度:38     【字体:

为了节约成本,去年7月,雁荡路17号的福辣火锅川菜店被曝光将餐饮垃圾用于熬制“红油”,这些“红油”摇身一变成为顾客食用的“火锅底料”。事发后不久,店主及员工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黄浦区检察院批准逮捕。

昨天,餐厅经营者及“红油”熬制者郑嫔、郑伟双双站在黄浦法院被告席,被控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两名被告对检方的指控事实并无异议。

昨天,法院没有当庭做出一审判决。

“从重庆考察来的”

为什么要将餐饮垃圾熬制成“红油”继续使用?

“成本低,味道好。”面对检察官的问题,福辣火锅川菜店经营人郑嫔如此回答。

郑嫔是1975年出生的上海人,投资经营着雁荡路17号的福辣火锅川菜店。庭审中,郑嫔说,用餐饮废油熬制火锅底料所需的“红油”,这一想法来源于一次重庆考察。成本低、味道好的“红油”让经营川菜店和火锅店的郑嫔觉得是赚钱的好办法。

从2012年6月起,郑嫔就指使自己的侄子郑伟用店内回收的餐厨垃圾中的废油炼制“红油”,并将这些“红油”用于加工火锅底料。“地沟油”就这样堂而皇之地登上了餐桌。

2012年7月,郑嫔到公安机关自首。“我是在不懂法的情况下触犯了法律,我很后悔。”郑嫔说。

检方认为,虽然时间不长,但极具社会危害性。两名被告人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并予以销售,其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均应当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建议法院根据我国刑法判处其5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鉴于郑嫔具有自首情节,且到案后打电话叫其侄子郑伟到公安机关自首成功,属立功,可以从轻处罚。

每两三天熬一两桶

针对检方的指控,郑嫔和郑伟都表示没有异议,昨天的庭审按照被告人认罪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审理。

昨天,郑伟在法庭上坦言,为了学会地沟油的熬制,自己跟一个重庆火锅师傅手把手学的。每两三天加工一次,每次加工一至两桶。“先将餐饮垃圾中的杂质过滤掉,然后添加调料进行熬制”。郑伟昨天这样解释加工过程。

郑伟说,他并没有从中获利,而是听从作为老板的郑嫔的安排。

郑伟的辩护人认为,郑伟听从老板同时也是长辈的郑嫔的指挥,仅仅是参与了加工、制作的环节。每月领取固定工资没有从中获利,在整个案件中是从犯,主观恶意较小。

郑嫔的辩护人则表示,郑嫔是在一次重庆考察中偶然知晓了这种可以炼制红油的“土方法”。

对于两被告的辩护,检方并不完全认可。黄浦检察院检察官表示,对于郑嫔辩护人所称郑嫔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小的说法不能成立,使用餐饮垃圾中的废油熬制食物不健康其是明知的,对顾客来讲,如果他们知道底料是用餐饮垃圾中的废油熬制,他们肯定是不会食用的,不管它的味道好不好。

两名被告人的辩护人都建议法院判处缓刑,检方对此并没有做出回应,而是表示由法院根据案件情况决定。(记者 李燕)

分享到:
更多
您看到此文章时的感受:已有 0 人表态!

0%
高兴
高兴

0%
同意
同意

0%
好文
好文

0%
关注
关注

0%
新奇
新奇

0%
流汗
流汗

0%
愤怒
愤怒

0%
惊讶
惊讶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公安部节前专项活动 破获食品安全犯罪案件120余起
下一篇文章:商贸公司业务员私自转卖即将过期牛奶被判刑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