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食品与法 >> 浏览文章
《人民日报》:食品安全惩罚让违法企业不能承受
来源:人民日报    更新时间:2013年01月25日    关注度:     【字体:

   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向好,这是23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透露的信息。会议同时透露,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也不可低估,形势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依然严峻:二三十万家小作坊尚未取缔、监管成本高企、一大批从事食品产业的业主不具备资格,不仅缺技术也缺道德。“以钱赚命”的食品安全问题哪怕发生一起,都让人无法容忍。 

  保障食品安全,靠公平法治。发展经济的主要目的是改善民生,如果搞得不好,就是表面的繁荣,数字的繁荣,不舒心的繁荣。食品安全是餐桌上的民生、餐桌上的经济。面对9万亿元的食品产业规模,现阶段政府职责是给市场经济创造公平法治的竞争环境。 

  保障食品安全,需整合职能。社会上流传“几个部门管不好一头猪、一只鸡、一桌餐”的问题,不无道理。世界上多数国家对食品安全是分段监管的,但也有逐步整合的趋势,有些职能可以合并,要以人民利益、国家大局为重。要齐心协力,打攻坚战,绝不推卸,这也是对自己负责,因为每个人都要吃饭。 

  保障食品安全,要执法必严。企业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质量就是生命”这句话对食品企业非常贴切,对违法企业的惩罚,要使之不能承受。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吃果冻噎死引发生命权索赔 符合国标照样赔
下一篇文章:上海:百胜部分鸡肉原料药残超标 已立案查处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