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食品与法 >> 浏览文章
王老吉之争疑为宣传战 消费者对口水战失去耐心
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12年08月15日    关注度:     【字体:

一方索赔100亿,一方要求司法鉴定真伪

点击浏览下一页

  截至8月14日下午15时许,广州药业股价28.02元,涨幅4.51%,虽然陷入加多宝的索赔传闻之中,广州药业的股价依然上涨,表现远远强于大盘。广药和加多宝的这场持久口水战,似乎后劲越来越足。 

  商标协议再生争执

  8月13日,加多宝集团在北京召开说明会,称其向媒体出示的与广药之间的第三份协议《商标许可协议》,已于7月9日获得北京市方圆公证处的公证,真实性不容置疑。 

  加多宝集团品牌管理部副总经理王月贵表示,根据合同约定,广药作为商标的备案义务人,于2003年6月30日向国家商标局申请备案,在其盖章提交的备案申请书中,已明确注明,商标许可使用合同生效日期为2003年1月20日,终止日期2013年1月19日。他透露,已向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要求广药停止侵权,并继续履行协议。仲裁委也已于7月31日正式受理。 

  针对加多宝此举,广药集团副总经理倪依东于13日表示,广药已向仲裁委提出申请,要求对这份协议的真伪进行司法鉴定,“司法鉴定的结论与公证处出具的公证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广药方依然对这份协议的真实性存在质疑,是真是假等待司法鉴定。 

  加多宝和广药各执一词,一方抓紧公证不放,一方则等待司法鉴定。对此,上海汇业律师事务所吴冬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公证书和司法鉴定确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情况不同,但是,公证书并不是绝对的,如发现有质疑或者有相反的证据呈现,就有可能被推翻,同理,司法鉴定也是。”他补充说,在我国,根据司法规定,司法鉴定和公证书有同等地位,且并不绝对,也并不以谁为准,任何一方都要经受得了别人的质疑与查证,如果最终的结论存在不一样,双方就需要拿出证据,接受质询,谁的证明率大,足以反驳对方才算最终的赢家。 

  加多宝似乎惯用声明来应对外界质疑,8月8日有媒体报道广东梅州地区工商局以加多宝凉茶外包装上使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为由,在当地对加多宝凉茶进行所谓“查封”。后加多宝发布声明称广药在媒体散布虚假新闻,并广而告之查封为检查,并强调媒体可以询问梅州工商局。对此,记者致电梅州工商局以便求证,却被告知“用户要求暂停使用”电话服务。 

  100亿索赔 

  这场已让公众审美疲劳的商标争夺战,正在大步跨入“加时赛”的行列,也许投资者、消费者早已对这没完没了的口水战失去了耐心,但是广药和加多宝双方却似乎意犹未尽。 

  广药集团曾对加多宝提出过60亿元的天价侵权赔偿,而加多宝这次的赔偿“叫价”更出乎意料。加多宝集团表示,广药一系列的侵权违法行为已严重侵害加多宝合法权益,扰乱市场秩序,并对加多宝造成了严重的名誉及经济损失,目前正在对广药的索赔额度进行评估,索赔金额或不低于100亿元。记者多次致电加多宝总部,都以不接受电话采访为由拒绝,后按其要求传递采访邮件,却也不得回复,截至发稿前,加多宝官方微博负责人应允的负责人联系电话也迟迟未能实现。而广药方则称“没有空接受采访”。 

  对于100亿元的索赔金额,吴冬表示,“个人觉得在中国100多亿的索赔难实现,当然,诉求时可这么说。不排除加多宝以此为幌子替自己宣传。”吴冬表示,想获得赔偿,首先要举证损失。 

  加多宝一边索赔,一边讥讽广药“盗版”凉茶,广药的新红罐王老吉凉茶或成“侵权产品”,吴冬表示,是否侵权,必须根据仲裁结果。 

  市民刘女士向记者抱怨,“现在吃饭,加多宝宣传海报随处可见,回家打开电视,仍然还是加多宝。平时翻报纸也随处可见,你说他俩就不能消停会儿么?”吴冬表示,“对于原告、被告来讲,持久的口水战一旦被媒体、网站等感兴趣关注,无形中扩大了双方的影响。”

来源: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傅光云 实习生 智慧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加多宝掏公证书证清白 拟以诽谤名义起诉广药
下一篇文章:熬地沟油三千多斤 江苏首例食品监管渎职案宣判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