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昨天刊登《国际高端酒博会名不副实,“名酒盛会”摆出茶叶、腊肉摊位》报道,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当事人涉嫌虚假宣传,徐汇区工商部门已对此立案调查。
4月11日下午,徐汇区工商局前往光大会展中心进行现场调查。随后联系本报称,经初步调查,该展会举办者是上海的一家会展服务公司,举办日期为4月9日—11日。现场检查发现,当事人所举办的展会名为“2012第八届中国营养健康产品(上海)博览会”,内容涉及保健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食用油和酒类食品。然而,在当事人所提供的“会刊”上却标注了“2012第八届中国国际高端名酒(上海)博览会”、“2012第八届国际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上海)博览会”、“2012第八届中国(上海)国际食用油及橄榄油产业博览会”等名称。
现场负责人“邢老板”承认,该展览会原先号称的“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参展商参加”、“国内32个省市和600多家酒类企业参展”等皆属子虚乌有。该主办者在招展宣传过程中使用这些宣传语涉嫌虚假宣传,徐汇区工商部门已对此立案调查。随后,工商部门约谈了上海光大会展中心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该公司表示愿意对举报的这些参展商企业进行先行赔付,现场约定12日上午由光大会展中心退还相关参展商的参展费用。对此,参展商们对于徐汇区工商局积极行政的工作态度和舆论监督的作用表示衷心感激,并予以高度肯定。参展商表示,光大会展中心的管理部门经过这一教训,应该进行反思,规范场地的招租和出租。
昨天,在徐汇区工商部门的牵头下,本报记者与光大会展中心展览部经理进行了沟通,经理对此解释,他本人知道该情况比较晚,但在随后的处理上尽了力,也垫付了退款。对于光大会展中心内部操作的流程上存在严重问题,该经理表示将认真地接受教训,规范管理。
有关部门再次提醒广大参展商,看到类似打着“中国”、“国际”等的博览会宣传必须提高警惕,必须先与政府部门进行核实,切莫被虚假网页广告或和夸大其词的邀请函、合约迷惑,以免造成重大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