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食品与法 >> 浏览文章
篡改真厂家经理名片销售食品添加剂 3男子制假获刑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1年11月26日    关注度:     【字体:

扬州网讯 3名“80后”兴化男子成立小作坊,自行勾兑食品添加剂,冒充其他品牌的产品销售,短短7个月左右非法营业额达17万余元。近日,3名男子均因犯假冒注册商标罪被广陵法院判刑并处罚金。

  假名片

  牵出制假三嫌犯

  厦门某香味公司主要生产香精、香料等食品添加剂。其中,一种叫乙基麦芽酚的香味增强剂销量甚好,是行业内的“明星产品”。

  今年3月底的一天,该公司负责人李某接到徐州经销商反映称,徐州食品市场上有假货冒充该公司的乙基麦芽酚。李某调查发现徐州、安徽等地的多家公司正在销售假冒产品。乍一看,产品名称、商标及包装都和真产品一模一样,产品单价比公司的销售价便宜20—30元。

  李某从经销商处了解到,产品都是通过一个自称黄某购买的。黄某确实是公司的销售经理,但经核实发现,黄某从来没有往徐州销售过产品。李某仔细一看名片,发现了蹊跷:虽然这些名片和黄某的一样,但上面的号码却另有其主。

  通过跟踪物流货单,李某怀疑做假的厂商在扬州。今年4月6日,他向扬州市开发区公安分局报警。

  一个月后,开发区民警先后在北京长辛店乡和邗江区汊河镇两地,将3名兴化籍犯罪嫌疑人抓获,并在汊河镇当场查获240余箱假冒的成品及半成品等。

  三“发小”

  合资制假谋致富

  据3人供述,他们都是兴化人。其中,年龄最大的陈某今年25岁。

  陈某称,他中专毕业后,一直没有挣到钱。听身边的老乡说,很多人做假食品添加剂来钱快。陈某心动了。去年3月,他特地跑到上海,参加了食品添加剂的展销会。陈某此行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想了解下什么牌子的添加剂好卖,打算看什么好卖就仿造什么。

  在展销会逛了一圈后,陈某瞄上了厦门的这家公司。见陈某有兴趣,该公司销售经理黄某向他做了相关介绍后,递上了一张名片。令黄某没有想到的是,这张名片竟成了陈某拓展业务的“王牌”。

  陈某回到兴化老家后,准备仿照厦门的这个牌子来做。但此时,他手头只有8万元。于是,他动员两个“发小”加入。两人答应了,并各出4万元入了伙。

  大半年

  制售17万元假货

  因为其中一个发小在扬州汊河做废品收购生意,3人便把“加工厂”定在汊河。

  今年9月,3人买了一箱厦门某公司生产的“乙基麦芽酚”,让兴化的小工厂仿照真品做包装纸箱、包装罐和标签等,并印明厦门某公司的名字和该品牌的商标。

  为了博得客户的信任,陈某更改了黄经理的电话号码后,重新印了黄经理的名片,散发到徐州、连云港、齐齐哈尔等地。

  去年10月开始,陈某在北京联系客户,两个发小负责在汊河将其他品牌的乙基麦芽酚和其他原料,按比例勾兑后,装入假包装内,并通过物流将冒牌货发给客户。为防止露出马脚,货款全都是由货运公司的人代收。

  直到今年5月案发时,3人共向江苏徐州、安徽宿州等地,销售假冒乙基麦芽酚48箱,加上民警在汊河查获的280余箱假冒产品的成品及半成品等,3人非法经营额共计17万余元。通讯员广法刑 见习记者 刘娟

  名词解释

  乙基麦芽酚

  乙基麦芽酚是一种常用的多功能食品添加剂。因为乙基麦芽酚能使食品中原有香味得到调和、改良和提升,所以经常被作为香味改良剂,用于食品、饮料、医药、化妆品、盥洗用品中,起增香、增甜、祛臭、祛腥膻和调香的作用。同时乙基麦芽酚还具有去除原料的杂味,保持长久的清香的功效,可以用来减少冷冻肉与鲜肉口感风味上的差异。

  生活中,多种不同的凉果制品、天然果汁、各种饮料等添加乙基麦芽酚,能明显提高果鲜味,抑制苦、酸、涩等味,获得较好口感。此外,它也适用于酒类、乳制品、面包糕点、中成药、化妆品及各类香烟中。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河南瘦肉精系列案全部审结:养殖户轻判 管理者重判
下一篇文章:为“打假”一次购买17瓶假茅台 消费者未获双倍赔偿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