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的郑州市民任小轮在2008年5·12地震时侥幸“捡”了一条命,自此开始研发抗震防灾的逃生家具。数年来收获颇丰,先后已有7个产品获得了国家专利。
他家就像古怪家具店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了商都路任小轮的家。他的家就像一个家具展示厅,摆满了稀奇古怪的家具和模型。在房间靠墙处摆着一张床,长2.3米,宽1.8米,高半米,外观与普通的双人床没有太大区别。
任小轮让女儿曼曼躺在床上,随着一阵蜂鸣声,床板忽然从中央拉开,曼曼连褥子带被子掉进了床体,随即床板合上。随后,任小轮打开床体一侧的门,曼曼从里面爬了出来,毫发无损。
任小轮说,抗震床床板的原理是利用安置在床头柜内部的磁控地震感应系统,“一旦磁控系统发出警报,便会在几秒钟内启动,抗震床床板便会及时左右打开,将睡在上面的人送进床体。我还设计了手动开启装置,以防万一。”
记者看了一下床体内部,发现里面还有矿泉水、小食品、哨子、海事电话机、救生衣以及撬杠和锤子等应急食物和工具。“抗震床是我最早的发明。”任小轮说。
●吊车“扔”楼板 活人做试验
任小轮何以迷上了防灾逃生家具?他说,他的命是捡回来的。
2008年5月11日任小轮和朋友们还在九寨沟,12日到的江油,下午发生地震时他5个朋友均受伤,其中1人骨折,其他4人不同程度受伤,他本人侥幸捡了条命。
任小轮说,通过电视画面,他看到了灾情,心里受到了极大震撼,于是便想设计一款实用的东西。
受场地的限制,任小轮先到原阳县找了场地,把他的设计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家具,并用活体动物进行了无数次的试验。很快,第一张抗震床就在原阳研发成功。除了抗震床,他又相继研发出抗震老板台、课桌、茶几以及船形的衣柜、沙发、餐桌。
2008年7月12日,任小轮做了一个真人试验。
当天,他将一位年轻女性“送”进了床体,随后用吊车吊起钢筋混凝土预制板、挑梁,分6次做了高空坠物的砸压试验,高度从4米升至12米,重量从760公斤升至2.44吨。最终,试验圆满成功。
昨日下午5点半左右,任小轮再次租来了吊车,并搬来了16块预制板,然后把一个装着八只相思鸟的笼子放到床内,让吊车把数块楼板吊到10米的高空,分4次自由落体砸到床上,楼板接连砸下后,众人把床上的碎楼板清除,打开床体,发现鸟笼没有变形,笼内的鸟活蹦乱跳,并被放飞空中。再看床体,除了边角处有微损外,和原来的一模一样。
●转战郑州继续研发
“我还有很多设想,现在还只能停留在做模型的阶段。”任小轮说现实最大的压力是资金。
任小轮在郑州东郊开有一家超市,他的研发资金主要来源于此,几年来已投入近30万元,“几乎掏空了我的老本,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能使我的专利产品尽快走向市场,变成造福人类的现实。”
去年10月,任小轮在郑州东郊的莆田乡租了几间厂房,继续他的研发。记者在他的小工厂看到,抗震家具使用的材料主要是钢筋、槽钢、角钢和厚实的木材。最薄的板材也在9毫米以上,一张抗震床的重量约有300公斤。而船形家具则很轻,一“条”载重400公斤的船形衣柜,重量只有30公斤左右。
●已有7项产品获国家专利
除了抗震床、船形家具。现在,任小轮又把目光投向了防灾的公共设施。
他拿出一件海螺状的模型告诉记者,“这是花坛,用轻型材料制成,大水一旦来了,就是救生船。”
接着他又搬出一个塑料交通隔离墩,与我们街头常见的不同。任小轮在隔离墩的三个侧面加上了手柄装置,而且可以充气,“一旦发水,受灾人员可以扒上去抓紧手柄逃生,我做过试验,可以承重4个成年人。”
随后,任小轮又拿出一摞子专利证书。截至去年年底,他研发的抗震床、抗震写字台、船形沙发、船形衣柜、逃生隔离墩等7项产品获得了国家专利。(记者 申子仲 张晓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