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食品科技 >> 浏览文章 |
玉米淀粉加工废弃物生产酵母蛋白 |
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10年10月25日 关注度:1078
【字体:大 中 小】
|
|
近日,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主办的“2010中国酵母蛋白产业发展研讨会”上获悉,一种新型饲用蛋白源——酵母蛋白研发成功。 中国发酵工业协会理事长石维忱教授指出:酵母是人类利用最早、利用数量最大的一种单细胞微生物,是理想的营养源和食品原料,也是优质蛋白饲料源。2009年我国玉米的工业消费量达到了4500万吨,而玉米浸泡水成为玉米淀粉深加工过程中重要的污染源。秦皇岛骊骅淀粉股份有限公司利用玉米淀粉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生产酵母蛋白,不但解决了玉米加工过程中的污染问题,实现了清洁生产,同时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我国优质饲用蛋白源匮乏局面,虽然目前我国酵母蛋白产业未形成规模,但随着以玉米深加工副产物为主要原料生产的酵母蛋白的推出,酵母蛋白产业未来一定是光明的,市场前景发展广阔。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奶牛)首席科学家李胜利教授报告了利用骊骅酵母蛋白进行奶牛生产性能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实验表明:酵母蛋白质饲料明显增加奶产量,改善膘情,节省饲料,降低成本作用显著。同时,李胜利教授还建议,如何使好的酵母蛋白原料在不同的动物日粮中得到更好的应用,还有许多系统的、科学的生产与研究实验工作需要继续进行,通过科学实验和产品进一步完善,达到有效发挥产品价值的目标。 与会专家认为:中国是世界第一肉类生产与消费大国,世界第一饲料市场,也是世界第一大豆贸易进口国,饲料消费中的豆粕90%依赖进口的大豆或豆粕来解决,饲用豆粕的总体需求超过3700万吨,我国也是世界第一大鱼粉进口国,饲料需求的80%的鱼粉需要进口,总需求在150万吨的水平。这些事实告诉我们,中国是一个蛋白源极度匮缺的国家,对国际的依赖度极高,饲料产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资源压力和市场危机,因此,开源与节流对发展我国饲料工业极为重要。利用玉米淀粉加工浸泡水和淀粉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糖蜜,接种酵母菌利用深层液体发酵技术生产专用饲料酵母蛋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
|
|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上一篇文章:“十二五”中国质检科技将实现创新
下一篇文章:高科技蔬菜明年上餐桌 |
|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