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食品科技 >> 浏览文章
中西结合辣椒栽培新技术 科技助推湟中农业大发展
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09年09月04日    关注度:     【字体:
   青海新闻网讯 日前,湟中县多巴镇韦家庄村的3个冬暖式温室里定植了新辣椒苗,这里的“新”指的是每一株辣椒苗是由两颗原苗组成的,它的根部是从国外进口的辣椒苗,顶部是我省的乐都辣椒苗,这种中西结合式的辣椒栽培新技术的目的是防治病害,提高产量。

  像辣椒苗嫁接这样的先进农业科学技术已经在湟中县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由此带来农产品新品种以及产量的飞跃式提高。县统计局的一组数字显示:1949年,湟中县有耕地120万亩,农民23万人,粮食总产为4.3万吨,油料830吨,蔬菜为零。而今年,全县农民为41.8万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82.3万亩,预计粮食总产45万吨,油料4.2万吨,蔬菜25万吨。60年来,在农业人口增加近一倍的情况下,粮食总产提高了100倍,油料提高了500倍,蔬菜更是从无到有,品种更多,产量更高。这些农产品产量的大幅度提高是在耕地逐渐减少的情况下实现的,在这一过程中,科技进步无疑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全国农作物育种由传统育种向杂交育种、细胞工程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和航天育种发展,湟中县良种培育和品种更新速度大大提高,并培育出一大批高产、优质、杂交新品种,推广了地膜覆盖、旱作节水、测土配方施肥等实用增产技术,实现了良种良法配套,加速了生产用种的更新换代速度,提高了良种覆盖率和单位面积产量水平。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湟中县大面积推广种植优质小麦、蚕豆、双低油菜、杂交油菜,青稞已经退出了农作物大面积种植的历史舞台。粮食亩产从1949年的50公斤提高到目前的260公斤。

  新中国成立60年,湟中县农业科技从无到有,从落后到先进,促进了粮油产量大幅度提高。60年来,湟中县粮食作物生产实现了由单纯依靠扩大面积增加总产向稳定面积、依靠科技提高单产的重大转变。品种结构和产品质量进一步优化,今年全县粮食作物优良品种推广达到93%,蔬菜、蚕豆、油菜、马铃薯等优势作物种植比例达75%。 60年沧桑巨变,湟中人民的“面袋子”殷实充裕了,农民不再饥;蔬菜大棚的推广,丰富了“菜篮子”,人们四季都能吃上嫩绿的黄瓜、紫亮的茄子;“果盘子”新鲜了,东西南北的水果都搬到了家门口的市场上;各种农副产品琳琅满目,实现了“想吃啥就有啥”。(作者:白文菊)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翠菊雄性不育系杂交制种成功
下一篇文章:国审马铃薯新品种--青薯6号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