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市民王阿姨在水果超市买水果,她在标有“98元/斤”字样的蓝莓摊前犹豫许久,最终转向“25元/斤”的草莓。王阿姨望“价”兴叹,面对价格不那么“平易近人”的水果,很多寻常百姓家庭都会遇此“窘境”:想吃,但心疼钱。
浙师大生化学院郭卫东教授投身实验地6年,选取43种从美国引进的1.5万棵蓝莓种子,成功选育出适合在江浙地区生长的6种蓝莓品种。
此项研究的受益者,除了寻常百姓人家,还有在田间地头的果农。
“蓝莓首次丰收那阵子,我家里每天人满为患,周边的农民们都来向我要这‘神种’。”6年试验的首批受益者汪根权说。原来,在种植蓝莓前,他家的田地是种植普通蔬菜的,每亩地年收入两三千元,最多每亩5000元。此次与郭卫东教授合作,首次丰收每亩收入就达1万多元。
而且,蓝莓为灌木,生长快,结果早,投资小,回报期短,一般定植后第二年结果,第三年达产,第五年开始丰产,经济寿命20年以上,亩产可超过1000公斤,保守估计亩产值可达3万元以上,至少是原先受益的6倍。为此,周边的农民们羡慕不已,纷纷来寻求“神种”。
以往,专家认为,蓝莓这种植物对蓄冷量的要求比较高,只适合在寒冷的北方地区种植,不易在较暖和的江浙地区种植。郭卫东打破这一局限,在查阅了数百种蓝莓的相关资料后,精心挑选了43种蓝莓进行实验。6年来,郭卫东教授有空就跑去实验地,亲自下地修剪树枝、观察树苗生长状况,终于在去年首次获得丰收,并从中选出了6种适合在浙江地区种植的蓝莓。
此外,这批选育出来的种子成熟期早,5月中旬就能上市,而过去需要到6月份才能从外地引进新鲜蓝莓,这对当地农民提早占据市场提供了保证。
据了解,为了让更多的消费者买得起蓝莓,郭卫东教授的实验室已经成功完善“组织培养优良品种”的体系,并通过杂交、诱变育种等方式,更科学、更高效地大面积培养蓝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