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食品科技 >> 浏览文章
人类进化到极限了吗?专家称微观演化从未停止
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2011年07月18日    关注度:     【字体:

 最近,来自英国的最新研究传递了一个信息:一万年以来,人类在脑容量、身高等方面一直在原地踏步,甚至倒退。由此,有人悲观推论,几百万年来不断进化着的人类已经停止了脚步,达到极限。为此记者采访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李法军教授,他认为,这种忧虑存在误解,人类的演化从未停止,用“微观演化”来理解人类体质上加加减减的细微变化会更加客观。

  策划 赵洁

  采写 李文

  古人类化石:比现在更健壮

  英国剑桥大学的人类进化学家玛尔塔·拉赫尔博士在英国皇家学会公布了她的最新研究成果。她发现,要论体格壮硕,现代人比很多祖先要差。通过比较分析,在埃塞俄比亚发现的20万年前的人类化石,比现代人更大块头,而且“更加精力充沛”。在以色列发现的12万到10万年前的人类化石,也体形高大、肌肉发达。在1万年前,普通人的平均体重在79.83公斤到85.28公斤之间,而现代人的平均体重在69.85公斤到79.83公斤之间。拉赫尔对媒体指出:“人类仍在继续进化,不过身体大小的进化从一万年前就停止了。”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她认为,从9000年前开始,采猎的生活方式向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改变了人类体格的进程。虽然农业使食品供应更加充足,但是食物种类的减少导致人类严重缺乏维生素和矿物元素,这阻碍了人体生长。

  除了体格方面,人类的脑容量似乎也遭遇了同样的问题。拉赫尔指出,两万年前的男性大脑的体积是1500立方厘米。现代男性的脑体积平均是1350立方厘米,减少了相当于一个网球大小的体积。女性大脑的减小比例与此相同。

  脑容量极限:大头反而可能变笨?

  以前,很多人都倾向于认为未来的人类脑袋会越来越大。现在看来,这似乎是一种误区。越来越多的脑科学家认为,人脑的发展存在着极限。虽然在200万年的演变过程中,人类脑体积增加了三倍,但我们的大脑容量却不可能一路增长下去。与拉赫尔的研究相呼应,最近,荷兰神经学研究专家米歇尔·霍夫曼也提出了大脑不可能一直增长的一个原因——那就是高能耗的问题。虽然大脑的重量只相当于人体重量的2%,但要消耗肌体能量的25%,这远远高于其他器官。如果大脑继续生长,就会从其他重要的器官夺走更多的能量和养分,这会令人类的生存能力受到威胁。如果大脑一路长大,神经元的体积也会随之增加,这会使得脑细胞之间的距离变大,连接细胞的轴突也必须变得更粗更长。这无疑会让细胞电脉冲传递的时间变得更长,让大脑无法以正常的速度处理信息。所以,大头不一定就聪明,反而有可能让我们变迟钝呢。这样看来,体积变小并不一定意味着我们变得更笨了,相反,我们很可能学会了如何更大限度地利用我们的有限脑容量资源。

  中国案例:桂林甑皮岩人脑容量比现代人大

  我国的一些学者对当今人类脑容量的变化也进行过研究。人类学家吴秀杰曾撰文指出,在我国桂林南郊出土的新石器时代居民——甑皮岩人,男性颅容量平均为1459毫升,女性平均为1434毫升。现代华北居民男性颅容量平均为1406毫升,女性为1360毫升。从新石器时代到现在,男性颅容量降低了53毫升,女性颅容量降低了74毫升。颅容量的降低,意味着颅骨尺寸的缩小,人类体质特征仍在变化。

  在身高方面,其实也不是一路直线前进的。吴秀杰指出,身高与营养状况密切相关。距今6000~4000年的中国新石器时代居民,男性身高平均为1.65米,女性为1.54米。距今3000~1800年的西周以及西汉时期居民,男性身高平均为1.67米,女性身高平均为1.55米。隋唐、宋明时期,男性身高平均为1.66米,女性身高平均1.56米。但到了19世纪60年代,中国人的身高曾出现了负增长现象。据统计,1944年,上海7~14岁男女学生的身高,比1931~1932年同龄学生平均矮了5.7~7.3厘米。目前,我国成年男性身高平均为1.69米,女性身高平均为1.58米。吴秀杰指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身高还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不会永远呈现增长的趋势。据调查,在身高都较高的家庭里,其后代的身高不会一代高于一代,达到一定程度后,其后代的身高会呈现下降的趋势。

  专家释疑

  极限说、下降说不准确

  多样微观演化从未停止

  那么,是否能从人类学家的研究中,推论出“人类进化达到极限”,“人类已经度过发展的巅峰时期”或“一万年来,人类体质在不断下降”之类悲观的结论呢?中山大学人类学系的李法军教授认为,与其说“人类进化达到极限”,不如用“人类微观演化”更能体现人类发展的客观事实。人类在个头、脑容量等任何变异的发生都是微观演化的结果。以这样的视野看,也就无所谓“达到极限”之说,也没有简单的“进化”或者“退化”之说了。

  李法军认为,剑桥大学专家提出的观点是符合现代人类演化的事实的,但也绝不意味着人类已经度过他们的巅峰时期。“人类是具有自然性和社会性双重属性的物种,文化在后期人类的演化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文化的融合与隔离,生产方式的改变都塑造了不同时期不同文化的人群。”他说。这就使得人类的演化不是单线式的铁板一块,而是充满了多样性和变化。李法军指出,现代人的脑容量的确比早期智人阶段偏小,但基本上保持在较小的差异之内。为了适应自然环境,结果是造成了现代人群在体质块头上的明显差异,但他们的遗传结构差异甚小。“一万年来,人类体质在不断下降”的论断也同样存在问题。农业的出现和发展,都市化的出现的确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导致疾病传播,很多古病理学的研究已经表明了这一点。但这些也是导致人类不断演化的动因,只要部分人类适应了这些“影响演化的因素”,人类的基因就会得以延续,我们就不能说人类体质在下降或是退化。

  印尼弗洛勒斯人:

  现实版霍比特族小矮人活得很好

  如果你还对“人高马大”怀着理想型的敬意,印度尼西亚弗洛勒斯人的存在,会彻底颠覆你的这种妄念执著。

  2004年,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与印尼的研究人员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令世界震惊的最新发现。原来,《指环王》中的霍比特族真的存在过。研究人员在印尼弗洛勒斯岛上的一个洞穴中发现一具距今约1.8万年的矮小的女性化石,她身高仅0.91米。这名女性死时至少已有20岁。她的头颅只有柚子般大小,只及现代人的四分之一,推算起来,她的脑量只有380毫升。科学家们将这具化石取名为“小矮人”,并将这个新人种命名为“弗洛勒斯人”。随后,研究人员又发现了6具类似的古人遗骨,这6具骸骨的碎片可追溯到1.2万至9.5万年前。研究者们发现,由于孤岛上资源缺乏,加上动物难以长途觅食,对体形细小的动物较有利,岛上比兔子大的哺乳动物都存在倭化的现象。也许正是这特殊的生存环境,决定了居于孤岛的弗洛勒斯人进化成小矮人,而非大个头。一般认为,弗洛勒斯人的脑量需要扩大三倍,才能制造得了工具。结果,考古学家们发现,在岛上同样个头缩小的剑齿象化石附近,就有小矮人们做工精良的石锥、钻器,这些似乎正是装在长矛上用来猎杀剑齿象的。而且,有证据表明,脑袋小、个头小的弗洛勒斯人已经懂得用火来烤肉了。他们在一个特殊缩小版的孤岛世界里,生活得很好。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觉得释然了吧。个头高不高,脑袋大不大,还真不是人类进步的唯一方向。

  现代中国人与古人的区别:

  脸盘变小,鼻子变窄,眼眶变高,脑袋变圆

  李法军指出,就中国来看,总体上现代人的体形和身高与新石器时代居民差异较小,主要差异反映在头面部形态上,也就是说,在面容长相上,我们还在一路变化着。李法军指出,这是基因和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人类学家吴秀杰、刘武等人的研究,也指出了我们面部这有趣的变化。通过对718例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青铜铁器时代和近代成年男性颅骨的21项测量项目的对比、分析和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从新石器时代经过青铜铁器时代到近代,中国全新世人类脑颅和面颅趋向缩小、鼻形趋向狭化、眼眶形状趋向高窄化、颅形趋向圆隆化。通俗来说,就是我们的脸盘在变小,鼻子在变窄,眼眶在变高,脑袋也越来越圆。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呢?吴秀杰、刘武认为,这种微观演化的原因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人群的迁徙和融合。气候和环境的突变,也可能是影响我们体质变化方向的重要原因。像在公元前2200~2000年,在黄河流域就发生了向干旱转变的气候突变,这次突变使得中纬度地区普遍变冷,降温幅度3℃左右。另外,生活饮食方式的改变,也改变了我们的面相。随着农业的发展,我们祖先的生活方式逐步由狩猎、采集,转变成吃柔软的、耕作出来的食物。这就让我们的咀嚼器官逐渐退化,上下颌骨、牙齿、头骨和肌肉不用像过去那么强壮,这就带来面骨的缩小和弱化。看来,我们能拥有瘦削的“瓜子脸”,不但要感谢美容师,更要感谢现代科技所提供的细米白面呢。

  除了中国人以外,近万年来,智利北部地区人群的颅骨的70%性状有明显的时代变化;美洲居民头盖部在变长变窄,面部在变窄变高;非洲东北部的努比亚人颅骨的粗壮程度在降低,头骨趋向圆隆化,牙齿和下颌骨渐渐变小。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氧气抑制型二氧化碳培养箱新品上市
下一篇文章:一张餐巾纸可检出“注水肉”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