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2025年3月31日 星期一农历 3月3日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食品鉴别 >> 浏览文章
火眼金睛识“毒”品
来源:辽宁日报    更新时间:2013年05月12日    关注度:196     【字体: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时代已经过去!假羊肉、毒生姜、地沟油,食品安全问题扎堆儿出现,即使你从“愤怒”变成了“无奈”,也绝不能自暴自弃!下面,就教你如何辨别“黑心”食品!

  挑羊肉 辨别假羊肉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看其肥瘦肉的分布,正常的羊肉,肥肉应该是一丝丝夹在瘦肉里的,分布自然均匀;而假羊肉通常是肥瘦各占一边,互相没有融合,且用手一捏就会分开。也就是说,假羊肉的白肉和红肉是分开的,白是白,红是红,一块一块的。

  真羊肉的白肉和红肉是相接的,纹理很清晰,而且很自然。羊肉的颜色呈鲜红色,比牛肉略浅,猪肉粉红色,鸭肉暗红色。

  另外,羊肉和牛肉的瘦肉中混杂脂肪,细看丝丝分明,俗称“大理石花纹”,猪肉、鸭肉没有。

  挑生姜 辨别硫磺生姜的时候,只要做到一闻、二尝、三看,基本上可以分辨出生姜是不是被硫磺熏过。

  一闻,就是检查生姜的表面有没有异味或硫磺味。二尝,是用手抠一小块放在嘴里尝一下,姜味不浓或味道改变的要慎买。 三看,是指正常的姜较干,颜色发暗;“硫磺姜”较为水嫩,呈浅黄色,用手搓一下,姜皮很容易剥落。而且掰开之后,里外颜色差别较大。

  挑豆芽 用尿素等违法添加剂泡发的豆芽,一般又短又粗、没有根须,饱满、透亮。自家泡发的豆芽,一般细长、有根须,颜色发暗,豆子的芽胚发乌,水分含量较低。

  挑芝麻 看颜色,染过色的又黑又亮、一尘不染;正常芝麻深浅不一。闻味道,好芝麻有香味,染过的不香,还可能有墨臭味。用餐巾纸蘸点水一搓,正常芝麻不会掉色,如果纸马上变黑,就是染色芝麻。

  挑银耳从色泽上看,正常的银耳是很自然的淡黄色,如果颜色很白就要小心了。从形状上看,好的银耳气味应该是自然芳香,如果能闻到刺激的气味,建议不要购买。银耳本身应无味,选购时可取少许试尝,如感觉舌有刺激或辣味,很可能就是用硫磺熏蒸过的。

  辨别注水肉 正常瘦肉外表呈风干状,颜色略微发乌,注水后的瘦肉像洗过一样,看上去水淋淋的发亮。注水肉粘刀,不注水的肉不易粘刀。用干净的餐巾纸,贴在瘦肉表面,稍压片刻,待纸略湿后揭下来。正常猪肉上的纸只是略湿,能基本完整地揭下来,并且可以点燃。若是注水猪肉,由于餐巾纸吸水过多,不容易揭下来,成为湿碎纸片。

  识别地沟油 一般高品质食用油颜色浅,透明度好,无沉淀和悬浮物;低品质食用油颜色深(香油除外)。还要看食用油有没有分层现象,若有分层则可能是掺假的混杂油。将油加热到l50℃倒出,如果是优质食用油应无沉淀。

  另外,在炒菜时放一颗剥皮的蒜头,蒜对于黄曲霉素最为敏感。如果蒜变红,就说明含有大量黄曲霉素,是地沟油。而好的食用油,蒜是白色的。另外,买回油后,放进冰箱里2小时,如果出现白色的泡沫,也表明是地沟油。

  识别甲醛水发货 为了更好的卖相,一些摊贩会用甲醛溶液(福尔马林)浸泡虾仁等水发产品。福尔马林浸泡之后的虾仁蛋白质凝固,因而整个虾仁变得坚韧、富有弹性,不易破碎,嗅之有淡淡的药水味,而且虾仁表面晶莹透亮,食之脆如海蜇,缺少海鲜特有的美味。此外,还有福尔马林浸泡的蹄筋等等,为了安全起见,在不了解底细的情况下,水发食品尽量少吃。


 

分享到:
更多
您看到此文章时的感受:已有 0 人表态!

0%
高兴
高兴

0%
同意
同意

0%
好文
好文

0%
关注
关注

0%
新奇
新奇

0%
流汗
流汗

0%
愤怒
愤怒

0%
惊讶
惊讶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巧辨食物寒热性
下一篇文章:粮油大叔教你如何辨粮油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