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次粽子不合格,市民谨防“返青粽”
昨日,成都市工商局发布今年第二季度粽子质量监测报告,报告显示,在抽查的10批次粽子产品中,有一批次的粽子产品不合格。
此前,曾有媒体报道,市场上有“返青粽”出现,即一些不法商贩在浸泡粽叶时,加入工业硫酸铜和工业氯化铜,让粽叶重新“返青”。
由于国家目前尚无针对粽叶的相关质量监测标准,此次工商局的质量监测中,并未对粽叶进行监测,粽叶成为监测盲点。
质量抽检粽子合格率为90%
昨日成都市工商局发布的粽子质量监测报告显示,此次监测共抽取10个批次的粽子产品,结果显示,9个批次的产品合格,1个批次的产品因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被列为不合格产品。
本次监测主要针对粽子的标签、酸价、过氧化值、糖精钠、甜蜜素、安赛蜜、山梨酸、苯甲酸、商业无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霉菌等指标进行检验。
由广汉市康达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坎上人家粽子(猪肉粽,300克/袋),因为“酸价”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被列为不合格产品。
成都市工商局一名工作人员说,酸价是指中和1克脂肪中的游离脂肪酸所需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酸价越小,说明油脂质量越好,新鲜度和精炼程度越好,“酸价不符合标准,说明粽子的新鲜度不够。”
目前,工商部门已责令该企业将不合格商品下柜,并要求企业进行整改,经复查合格后方可上市销售。
标准空缺粽叶监测成盲点
日前,有媒体报道,今年端午粽子市场上出现了“返青粽”,一些不法商贩在浸泡粽叶时,加入工业硫酸铜和工业氯化铜,让原色粽叶重新“返青”。这样,包装粽子的粽叶显得绿油油的,煞是诱人。
事实上,经过高温蒸煮后,即使原本绿油油的粽叶,也不可能
保持新鲜的绿色,而是呈深绿偏灰黑或黄色。
“返青粽叶”中铜的含量高出国家标准约40-100倍。人体中铜的摄入量过多或长期积累,会引起铜中毒,严重的可致癌,甚至危及生命。
然而,由于相关国家监测标准的缺失,目前对粽叶尚无相关监测标准,导致这一监测成为盲点。
成都市工商局一名负责人称,此次粽子的质量监测完全按照国家标准,但这一标准中,并无对粽叶的质量有要求,“我们的监测人员之前也听说过‘返青粽’,在监测过程中特别注意了,没有发现此类粽子。”
成都市质监局称,早在今年4月,就曾对市面上的粽子进行质
量抽查,所依据的监测标准为SB/T10377-2004,记者查询这条检验标准后发现,该标准编号对应的食品分类为粽子,编号的技术分类为谷物、豆类及其制品,粽叶的检验不在其中。
厂家回应粽叶经消毒绝对安全
“每个粽子从工厂出来,都消过毒。”四川某食品发展公司工作人员说,粽子和粽叶在真空包装前,都经过高温消毒,不会出现粽叶有毒的问题。
至于为什么没有在外包装上印有粽叶的QS标识,该工作人员解释:“粽子和粽叶算是一个整体,应该共用一个QS标识。”她说,如果细分一下,当然更好,现在的标识让消费者产生误解,是厂商的疏忽。
□新闻资料
三招教你辨别“返青粽”
由于目前尚无对粽叶的相关质量监测标准,市民在购买粽子时,应谨防买到“返青粽”。
成都市工商部门向市民介绍了三种辨别“返青粽”的方法:
一看外观
正常粽叶经过高温蒸煮,颜色会发暗发黄,而“返青粽叶”煮后仍青绿诱人。
二闻味道
正常棕叶煮过后有较浓的清香味;“返青粽叶”煮后反有淡淡硫磺味。
三辨煮水
正常粽叶煮后水呈现淡黄色,“返青粽叶”煮后水变绿。
记者胡挺李鑫
营养专家建议:吃粽子可配果蔬
按照我国习俗,粽子是端午节百姓必不可少的食品。营养专家提醒说,粽子味美,要有健康吃法,吃时最好配有果蔬。
端午节当天,很多人习惯把粽子当早餐来吃,其实这是不可取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李艳玲说,早晨是人的胃肠道功能最弱的时候,而由糯米为主要原料的粽子黏性高,不易消化,一旦进食过多,会出现泛酸、烧心等情况,从而影响一天的工作和学习。
此外,晚上睡觉前也尽量不要吃粽子,否则会导致胃胀。如果要吃,最好在食用后散散步、做做运动,便于胃肠蠕动、促进消化,或者吃些健胃消食片、酵母片来帮助消化。
李艳玲说,粽子最好在两餐之间吃,如果做不到,中午吃为宜。由于粽子不易消化,如老年人、儿童、胃肠道功能不好的人不适合多吃。
在端午节这天,有很多人喜欢吃肉粽子。对此,李艳玲提醒说,这种肉粽脂肪含量较高,血脂高的人和患有高血压的人不宜多吃,多食会增加血液黏稠度,加重心脏负担。
李艳玲特别提醒说,吃粽子时最好能同时喝茶水,可帮助吞咽和消化,同时,在吃粽子时最好搭配一些蔬菜、水果,最好是凉拌菜,这样可增加纤维素的摄入,而维生素本身就是一种消化酶,可促进粽子的消化。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