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食品鉴别 >> 浏览文章
维生素和矿物质“过五关”后还剩什么
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09年04月08日    关注度:     【字体:
 维生素和矿物质主要来自于膳食,我们都知道,但是很少有人关注于膳食中有多少维生素和矿物质真正被我们吸收利用了。维生素从食物中到人体内,中间经过了许多环节,真正被人体吸收利用的可以说是“过了五关、斩了六将”,所剩的也不多了。
  “第一关”指食物本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在减少;例如家禽养殖过程中,过多的膨化饲料,虽然使得家禽的生长变快,但其体内的维生素含量很低,而各类蔬菜,通过温室培育,保证四季都能吃到,但是其维生素含量得不到提高,甚至由于使用大量化肥、农药,更是破坏了蔬菜内部的大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结构,导致它的营养价值大大折扣。

  “第二关”指贮存中的损失;我们都希望能吃到新鲜的食物,因为新鲜的食物中所含的营养价值比不新鲜的要高。但是我们吃到的所谓的“新鲜”食物是不是真的是新鲜的呢?对此我们十分怀疑。像蔬菜中的维生素C,其的保存期是非常短;当绿叶蔬菜采摘2小时后,维生素C损失就会达到5—18%,当保存10小时后,其损失的程度则达到了38—66%(见《食品营养学》第148页)。为了省事,我们往往一次性的采购几天的食物,然后保存在冰箱中,而且一放就是几天,其实用冰箱保存食物,往往只能保住表面的新鲜,殊不知当我们开始食用的时候,维生素的成分已经被损失了差不多了,食用这种食物,人体又怎能或者充足的营养呢?

  “第三关”指食用方式上的损失;我国历来以熟食为主要食用方式,各类熟食的制作方式也多种多样,煮、炒、蒸、炸、煎、烤、炖一应俱全,虽然在菜的色、香、味都达到了一流的水准,但是对营养而言,则是一次大大破坏和流失的过程,例如米类在蒸煮前的淘洗过程中,维生素B1的损失为40%-60%,维生素B2和烟酸的损失率为23%-25%,碳水化合物的损失率为2%,无机盐的损失率为70%。蔬菜作为我国居民膳食中维生素C、胡萝卜素和无机盐的主要来源,在切菜的过程中,维生素C部分与空气接触被氧化破坏,当在炒菜时,切块方式、加热方式的时间不同,对维生素和矿物质造成的影响也各异,例如将蔬菜先于沸水中漂烫,挤去菜汁后再炒,这样总维生素的损失率高达80%左右。

  “第四关”指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卡住了营养物质的吸收;第四次营养普查显示我国居民的缺铁性贫血十分严重,从调查食物摄入的数据中反应出来我国居民每天摄入铁已经达到了日推荐量的要求;通过分析发现原来我国居民食用的铁,主要来自大米、坚果、黑叶蔬菜等植物中的非原血红素铁;一方面是其利用率低,吸收率也远远低于动物性铁;另一方面在我国居民食用量最大的谷物中,含有浓度较高的植物酸,而植物酸又会明显抑止铁的吸收。随着现代生活日益加快,各类高脂肪、高热量的快餐正在逐渐代替正常的饮食,也导致了人体摄入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不足。

  “第五关”指不良生活方式对维生素造成的损失;进入人体内后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并不能百分百的被人体利用,它们的利用还受到个人生活方式的影响,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对体内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破坏特别严重,例如一包烟可以将体内的维生素C基本破坏完毕;酗酒会造成肝脏的严重受损,影响维生素矿物质的吸收。

  试问膳食中维生素矿物质经过这么“五关”,还能给人体充足的保证吗?显然不能。

  按膳食宝塔配出的膳食结构,真正达到非常不容易,况且标准的膳食结构其实已经开始体现出它的不合理之处。

  对此,我们就需要通过服用一定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以满足人体每日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例如生命维他,作为中华预防医学会重点健康项目中唯一推荐的复合维生素剂,其高品质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原料,营养学、医药学专家历时多年研制的新配方,营养全面,内含25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实打实的补充膳食中不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本报提醒:春季是感冒等常见疾病多发期,每天两粒生命维他提高免疫力,使您远离疾病。据知:近期生命维他正在各大超市药店举办“健康春天·美丽E计划”主题优惠活动,有兴趣的读者可前往咨询。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食品保质期和保存期有区别 消费者别大意
下一篇文章: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132问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