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食品鉴别 >> 浏览文章
食品标签换“新衣” 注意四个关键词
来源:中国食品监督网    更新时间:2009年02月13日    关注度:     【字体:

 在超市里,不少细心的人发现,以往常买的食品好像不约而同换了新包装。原来,这与几个月前颁布的《食品标识管理规定》有关。那么,老百姓如何读懂食物标识“新衣裳”呢?我们选择了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却又很容易被忽视的4点加以重点说明,以引起人们的关注。

  医学指导/上海市食品研究所总工程师马志英

关键词一:保质期

  食品质量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在超市选购食品,理应重视保质期。以奶粉为例,铁罐装奶粉保质期一般为12个月,玻璃瓶装为9个月,500克塑料袋装为4个月。为了不让营养素过多流失,尽量选择保质期内、离出产日期较近的食品。买散装熟食、糖果、饼干等,也应向销售人员询问清楚,以保证新鲜。

  新规定:4类食物可免标注保质期,分别是乙醇含量10%以上(含10%)的饮料酒、食醋、食用盐和固态食糖类。

  贴心提示:“免标注保质期”不等于“永不过期”,如果温度过高或湿度过大,也很容易变质,影响健康。最好在干燥、避光、低温等条件下储存食物,包装开封后尽早食用。

  关键词二:食品添加剂

  选购食品,还需注意添加剂种类。红红绿绿、酸酸甜甜的果脯蜜饯,常因着色剂违规或甜味剂超标被曝光;豆制品、酱腌菜也时常被查出防腐剂过量。有些生产商在标注添加剂时含糊不清,甚至不在标签上写明,这一点要引起注意。

  新规定:食品中直接使用甜味剂、防腐剂、着色剂的,应当注明具体名称。

  贴心提示:新规定保护了人们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一般地说,只要添加剂使用量严格按国家标准执行,应该对人体无害,可放心选购。

  关键词三:营养成分

  有些食品包装用大号字标明某某“营养核桃粉”、某某“强化营养奶”,再仔细看标签,具体强化了什么,营养素又是哪些,根本不见踪影。不少营养强化类食品有少加、不加或多加营养强化剂的现象。如果发现此类食品没有详细的营养素标示,或称量后发现质量与标签上写的不符,须谨慎购买。

  新规定:“营养”、“强化”类食品应明确标注营养素和热量,并符合国家规定的定量标准。

  贴心提示:除了看清标签上的营养成分细节,还要确定营养素是否为自身需要。如强化碘盐,患有甲状腺疾病或对碘较敏感的人不宜食用。

  关键词四:食品的治疗功效

  你是否看过标榜“化痰止咳、清热润肺”,或声称“有益脑细胞发育、延缓衰老”等疗效的食品?如果包装上出现这类标识,可别急着购买。食品与药品截然不同。食物是大部分人能吃、经常吃的,而药物只针对需要治疗的人。把食品宣传成“包治百病”的药品,食物普及的主要对象变成了患者,不仅违背科学,更是一种欺骗。

  新规定:食品明示或暗示具有预防、治疗疾病作用的内容,或者非保健食品明示或暗示具有保健作用的内容,均不能在包装上标注。

  贴心提示:有些商家在推销过程中,搜罗国外对某种营养成分的研究,暗示能“治疗”疾病,看似“科学”,实则不符合规定,同样值得警惕。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果汁饮料与茶饮料的消费需求差异对比分析
下一篇文章:酿造食醋与配制食醋有何区别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