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主题为“规范治疗,传播健康”的世界癌症宣传日消化道肿瘤特别专题宣传开始启动。癌症在全球每年的死亡病例中占八分之一,甚至高于艾滋病、结核和疟疾死亡病例的总和,但值得关注的是,有约四成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而消化道肿瘤更是与生活方式息息相关的癌症。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们以大快朵颐的方式来犒赏自己,却忽略了饮食习惯对健康肠胃的重要性。目前中国每年新发40万胃癌患者,占世界发病人数的42%;中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已升至全球恶性肿瘤第三,每年新发现各种肠癌病例达13万人;中国目前肝癌发病率仍在上升,每年新发病例超过35万,占到全球的一半,其中约有32万例死亡。 对普通民众来说,首先要防止“癌从口入”。早在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针对超过1000万例癌症患者的统计报告就指出,癌症发病约有1/3与饮食有关。 中国抗癌协会秘书长张广超教授介绍:“今年世界癌症日的果蔬新推荐量为每天食用2份水果5份蔬菜——果蔬推荐量的加大,是提醒人们对营养结构的及时反省和调整。”研究显示,饮食方式和特定癌症风险之间有一定关联。每天坚持吃水果或蔬菜(80~100克)能使口腔癌风险降低20%,胃癌风险降低30%。高纤维摄取(平均每天27克)能使肠癌风险降低20%。但红肉和加工肉制品会增加肠癌风险,高盐分摄入和腌制食品会增加胃癌风险。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蔡三军教授指出,食物的新鲜度是保障胃肠健康的重要因素。在腌制食品中,含有可导致癌症的物质——亚硝胺,而且高浓度盐分会严重损害胃肠道粘膜,所以惯食腌制食品的人,易患胃肠炎症和溃疡,这是导致消化道肿瘤发生的高危因素;加工的肉类食品(火腿肠等)含有致癌物亚硝酸盐,其添加的防腐剂、增色剂和保色剂等又加重了人体的肝脏负担;别小看果脯、话梅和蜜饯等小零食,这些也含有亚硝酸盐,在人体内可结合胺形成潜在的致癌物质亚硝酸胺。所以新鲜应该成为我们餐桌上不变的“主题曲”。此外,不良的饮食结构亦是消化道肿瘤的重要因素,高蛋白多脂肪、低纤维素饮食与大肠癌关系非常密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