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食品可以长期冻存不变质?微波炉加热食物产生致癌物质?面对这些在微博分享、微信朋友圈中流传已久的信息,您是否对此深信不疑,殊不知这些食品安全认知的误区,会严重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 近日,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了解到,今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的“食品安全网络知识竞赛”已经接近尾声,从目前24.58万份答题中食品学会的科普专家们筛选出了错误率较高的食品安全认知误区,并进行解读。
家庭自制水饺、馄饨冷冻保藏需注意
很多人会在家里自己包饺子、馄饨,或者做馒头、包子等,一顿吃不了的饺子、馄饨就会被冷冻在冰箱中保存,但有可能您想起这些冷冻的饺子、馄饨时已经过去几个月了,您有没有想过,这些冷冻保藏的饺子、馄饨食用是否安全呢?
大家可能认为,在-18℃以下的温度,细菌没办法大量繁殖,即使过几个月再拿出来煮熟食用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大家忽略了在冰箱里保存的这些饺子、馄饨是“缓冻”食品,而并不是“速冻”食品,在“缓冻”的过程中,有可能已经出现了细菌的繁殖、脂肪和蛋白质的氧化。这些冷冻食品当然要煮熟后才食用,所以大家可能觉得即使有细菌,也会被高温杀死,可是我们不要忘了,有些细菌产生的芽孢是很难在100℃煮几十分钟就杀死的。
专家提示 家庭自制的水饺、馄饨、包子等冷冻在冰箱中,只是一种临时保存手段,长期储存的自制水饺、馄饨等营养、味道、口感都会大大丧失,还可能存在有害的细菌,因此,每次制作水饺、馄饨的量不宜过多,如需冷冻保存也不宜时间过长。
冷冻食品不含食品防腐剂
当面对保质期时间比较长的食品时,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一定加了许多防腐剂。事实上,有很多食品中是完全没有食品防腐剂的,比如糖、蜂蜜等,我们经常购买的冷冻食品中也是不含食品防腐剂的。
食品防腐剂的添加是为了避免因微生物(细菌或霉菌)的生长导致食品的腐坏,保证食品的安全性。在冷冻温度下(低于-18℃),虽然让食物腐败的微生物没有死,但是停止了折腾,不能生长了,只要不化冻,它们也就无法闹事了。
当然,大家也不要认为冷冻食品可以一直这样保存着,即使过了保质期也没关系,虽然低温可以解决“食物腐败”的问题,但长期低温保存却无法改变“食物变质”的结果。低温贮藏的过程中,油脂、蛋白质会发生氧化,食物固有的风味也会慢慢丧失,口感也会变差。
专家提示 冷冻食品中是没有食品防腐剂的,但长期冷冻保藏的食品会出现营养流失、氧化、风味丧失等变化,影响食物的品质,因此,冷冻食品也要在保质期内尽快食用。
正确使用微波炉加热食物并无危害
微波加热会改变食物分子结构、产生致癌物质、食物的营养价值会流失、微波辐射损伤大脑……这些说法相信大家都曾看过,微波炉加热食物真的会产生危害吗?
微波是一种辐射,所以许多人自然而然地认为它会致癌。事实上,微波是一种电磁波,跟收音机、电报所用的电波、红外线以及可见光本质上是同样的东西。它们的差别只在于频率的不同。微波的频率比电波高,比红外线和可见光低。电波和可见光不会致癌,自然也就不难理解频率介于它们之间的微波也不会致癌。完好的微波炉,泄漏的微波功率距离伤害人体的强度还很遥远。所以,对于微波炉来说,只要是合格产品,使用中没有损坏,就不会泄漏出能够伤害人体的微波来。
专家提示 关于微波炉“致癌”“产生有害物质”的说法都是谣传。微波炉利用水分子振动来加热食物,并不会产生致癌物或导致营养价值流失,而且只要是合格产品,其辐射也不会影响健康。对于老人和孩子来说,用微波炉来热菜热饭,也要比电炉或者煤气要安全多了。
冰淇淋中不可缺少食品添加剂
口感细滑、口味众多、色彩绚丽、冰冰凉凉的冰淇淋是夏日里很多人的心头好,但面对配料表中看起来都像是食品添加剂的十几种成分,有很多人犹豫了,冰淇淋为什么需要加这么多食品添加剂呢?
看到一堆的食品添加剂,很多人心里就发怵,但是如果没有这些食品添加剂,冰淇淋就不会如此美味了。冰淇淋中的食品添加剂主要是为了调味、着色、塑形、乳化这四个目的。“调味”主要是由甜味剂、酸味剂、香精负责的,例如什么酸、什么甜、什么蜜之类的物质。“着色”则是色素负责,食物的“色”是必备要素之一。增稠剂主要承担“塑形”的功能,能改善冰晶形成的状态,使雪糕成为能够轻松咬断、不易融化的状态,而不会变成大冰块,也不会一拿出来就化得哗哗流水,如黄原胶、卡拉胶等。“乳化”是冰淇淋口感细腻的关键,乳化剂提高了原料质地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能抓住原料中的脂肪小颗粒并形成类似丝瓜瓤那样的网络,锁住微小的气泡,最终形成柔软细腻的口感。
专家提示 冰淇淋中添加的食品添加剂是为了它能更加美味,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还能让它变得更加健康,例如用甜味剂代替传统的糖,降低了冰淇淋的含糖量和总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