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热点聚焦 >> 浏览热点聚焦
朋友圈被“私房菜”刷屏 网售美食监管有真空
来源:北京青年报     更新时间:2015年06月02日    关注度:     【字体:

  点击浏览下一页

  点击浏览下一页

  “私家秘制豆干,自家做的特色小吃,现做现卖,今天还有少量现货,懂吃的吃货快来买,数量不多,不一定天天有。”

  这样的朋友圈广告你见过没? 朋友圈卖食品正火热,而这样售卖食品的方式是否合法?食品有无安全保证?

  朋友圈自制美食被刷屏

  自微信诞生那天起,人们便开始了在朋友圈中各种晒。除了晒幸福晒甜蜜外,有人还靠“晒”走出了一条生财之道:卖化妆品、卖衣服、卖鞋,朋友圈已经被各种代购刷屏,而最近最火的应该是卖吃的,从面包蛋糕等面点到小龙虾、螃蟹,“私房菜”在朋友圈里越来越走俏。很多网友觉得这种方式挺新潮,坐在家里就能吃到不同美食。

  微信朋友圈里的美食店,主要售卖途径便是靠朋友圈里朋友的转发和顾客的口碑。而顾客了解这些美食店的途径,也只有店主的自我描述和朋友的“广告语”。除了微店店主们口头承诺安全外,还有不少微店店主每天都会在微信上发自己去采购食材、制作过程、成品等图片,并配上文字介绍过程和心得,以增加亲切感和可信度。

  “现在不都流行私人订制和送货上门吗?比起工业化的量产食品,这种私人生产制作的食品带着一种人情味。”经常用微信买东西的小刘说,大家都说好的,肯定错不了,他相信朋友们亲身体验过之后的评价,比淘宝卖家刷好评那些人的评价要真实得多。

  这些家庭作坊监管上存在着多方面的安全问题:首先产品原材料的优劣无法溯源;其次在流通环节,由于混合配送,存在污染的高风险;另外销售过程没有发票、单据,使得消费者维权困难。

  网售美食监管有真空

  目前这类借助微信平台销售食品的微店,其经营模式基本依赖于朋友圈的的口碑相传。虽然有不少店家自诩对食品质量及卫生成竹在胸,销售业绩也相当可观。

  如果朋友圈里销售食品的微店拥有实体店,依照相关法律,消费者举报后,食药监部门就可以先考察其资质及相关证件,然后再根据事实作出处理。但由于朋友圈的微店多没有实体店,而且销售的食品也多是在家中制作,调查取证相当困难。一旦食品安全出现问题,那些没有执照的卖家们,只需要关闭虚拟世界中的店铺或者注销微信号,就能彻底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面对正在兴起的自制美食网售浪潮,相应的监管几乎是空白。据了解,我国针对第三方平台销售食品问题暂无明确监管部门。工商负责对外经营商户的监管工作,但是家庭经营不在他们的管理范畴之内;而食品卫生监督部门负责稽查的是有实体门店的餐饮单位,而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进行销售的虚拟店家并不在列;质检也只对具有一定生产经营规模,并已取得许可证的经营者进行监管。因此目前这类专卖食品的朋友圈微店暂时都还处于无监管的“真空”地带。

  虽然没有具体监管部门,但我国法律早已明确规定,在我国境内从事食品生产加工,食品流通和餐饮服务活动,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依法取得食品生产许可、食品流通许可、餐饮服务许可。

  朋友圈网购自制食品是一种趋势,而正规食品加工企业要通过采用动态杀菌技术、危害因子拦截技术、双核臭氧杀菌设备,合理设置生产工艺,才能预防微生物对食品的污染、杜绝烘焙食品的微生物超标问题。“家庭作坊”般的朋友圈食品却并不具备这些生产环境、生产条件。

  但是朋友圈售卖食品的行为,本身很难界定是经营行为还是仅仅和朋友分享食品。如果确实是经营行为就违法了,但由于朋友圈的私密性和隐秘性,这方面的监管会有一定困难,执法人员在执法处理中也不容易找到相关证据。而一旦这些食品出了问题,维权也会相当麻烦。因此,朋友圈售卖的一些食品质量难保,维权困难,应谨慎购买。

  针对以朋友圈为例的网络食品代购、销售行为,我国各地区已将这一现象重视起来,以各种方式加强监督管理。尤以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最为积极。

  英国如何管理

  在英国,华人“家庭制造”美味摇摆入市,反响不俗。

  据了解,在英国,个人如果想要获得食品生产许可、了解相关培训可以联络当地政府的环境卫生服务中心(Environmental Health Service)。各地政府的环境卫生服务中心负责控制和监管所在地的食品行业服务,这包括了从事在家自制食品出售等情况。目前而言,就家庭自制食品销售方面没有相关确切的法律规定,不同的当地政府可能会对其做出不同的要求。

  英国食品标准管理局(FSA)Business Operator Team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就英格兰地区而言,对于家庭自制食品销售没有明文规定要求食品制造者及销售者持有食品卫生课程的证书,但是从事家庭自制食品销售的个人或者商家在营业前必须向所在地政府的环境卫生服务中心登记注册,由环境卫生服务中心派官员对其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并予以颁发相关许可证。

  美国如何管理

  2013新年伊始美国加州州长杰里·布朗(Jerry Brown)签署了《家庭自制食品法案》,使得该法案升级为加州法律。

  《家庭自制食品法案》覆盖加州1150万家庭厨房,家庭自制食品包括烘焙制品、果酱、果胶、果泥、蜜饯、糖果等。

  按照最新法令的要求,食品私营业主可以将自制的烘焙制品、果酱、蜜饯等“无潜在风险的食品”推向市场,经营过程中需满足包括卫生条件等在内的少许要求即可。

  整理/杨菲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北京顺义四百亩西瓜滞销 一斤8毛钱没人买(图)
下一篇文章:史上最严食品监管启动 不合标准或规定停止生产销售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