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陕西食安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在线投诉
网站眉顶图
首页 | 资讯中心 | 消费警示 | 食品时政 | 法律法规 | 企业风采 | 食品科技 | 安全示范 | 食品与法 | 饮食安全 | 地方报道 | 茶馆奇闻 | 美食中国 | 饮食文化 | 展会
公告 | 消费动态 | 教你一手 | 食品鉴别 | 名录大全 | 校园饮食 | 中华名号 | 热点聚焦 | 农业动态 | 特色食品 | 专家提醒 | 健康提示 | 食安动态 | 权威公示 | 果蔬
您当前位置:陕西食安网 >> 热点聚焦 >> 浏览热点聚焦
茅台啤酒被正式托管 华润雪花西南再添棋子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江然 谢振宇 贺文婷    更新时间:2014年01月12日    关注度:     【字体:

 1月7日,遵义市政府网站发布消息称,近日,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茅台集团)与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华润雪花)签署托管协议,并于2014年1月1日起正式托管茅台酒厂集团啤酒有限责任公司 (以下简称茅台啤酒公司),企业名称变更为华润雪花啤酒(遵义)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雪花遵义)。

   根据双方有关协议,华润雪花中国公司将投入2.7亿元对企业进行重组。遵义市政府官网信息称,企业重组后将主要生产茅台、雪花等高档啤酒,继续做响“茅台啤酒,啤酒中的茅台”品牌。在5年内形成年产40万吨啤酒的规模。

   昨日(1月9日),贵州雪花相关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证实了这一消息。他表示,托管确已从本月1日正式开始,目前还在走相关法律程序,过几天公司方面会正式对外公布。截至记者发稿,茅台集团未对此事回复。

   在外界看来,茅台啤酒未来或面临收购后被“雪藏”的风险。“啤酒企业并购多数做法是看其在当地的品牌影响力,如果区域市场的市占率、品牌力都还有,那么该品牌或不会马上消失。”方正证券酒类分析师张保平认为。

  增资2.7亿重组/

   公开资料显示,茅台啤酒公司目前设计产能为年产啤酒10万吨,但建厂以来,最高年产量不足4万吨,已连续亏损13年。

   根据双方有关协议,华润雪花中国公司将投入2.7亿元对企业进行重组。其中在2014年投入5000万元以上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当年实现啤酒产量8万吨以上,产值达5亿元以上,实现扭亏为盈;计划到2015年,实现啤酒产量15万吨以上;在5年内形成年产40万吨啤酒规模。

   早在2011年8月,就有消息称,双方已携手签订 “共同出资增资3亿多元,组建华润雪花啤酒(遵义)有限公司”,茅台集团以茅台啤酒全资产入股,约1.16亿元,占30%股权。华润雪花以现金2.7亿元增资,占70%股权。

   从最初签订共同增资合作协议到如今正式托管,茅台集团与华润雪花经历了两年多的“长跑”。

   贵州雪花相关人士昨日也向记者透露,此前双方只是签立了相关协议,由于茅台方面内部的一些债务和劳务问题一直未解决,华润雪花也就没有接管茅台啤酒,也未参与其生产和运营。

   遵义市政府的最新说法是,重组涉及的职工安置工作正有序推进,“在按照相关政策对职工进行经济补偿后,在职职工根据意愿,既可选择进入新企业继续工作,也可以选择自谋职业,符合条件的还可以选择内部退养安置。”

   对于为何拖延至今双方才正式达成合作,新食品酒业研究院研究员谢骥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很可能是因为茅台啤酒本身就做得不好,而茅台集团现在又在白酒市场遇到了一些困难。他表示,因为啤酒的销售方式与白酒不一样,茅台原本的销售渠道和人才对啤酒不是很适应,使得啤酒在白酒的渠道里水土不服,现在只能通过与外界合作来运营啤酒。

  雪花“扫尾式”收购/

   不过,对于此次重组,茅台集团看似充满信心。前述遵义市政府官网信息并称,企业重组后将主要生产茅台、雪花等高档啤酒,继续做响“茅台啤酒,啤酒中的茅台”品牌。

   对于华润雪花拟升级茅台啤酒生产线的做法,张保平则提出,“问题的关键在市场能否打开,而不仅是提高产能。”他表示,由于啤酒季节性较强,通常产能20万吨的企业,实际利用达到六、七成“就差不多了”。

   啤酒专家方刚则认为,从茅台啤酒在行业里的分量可感受出此次托管并不会带来什么影响。“茅台计划年产能仅10万吨,与整个行业数千万吨的产能相较,占比微乎其微。”

   对于华润雪花一方,通过收购地方品牌在全国市场攻城略地已是其啤酒产业的主要经营思路。据了解,华润雪花占据贵州一半以上的啤酒市场份额,此次拿下遵义或将为华润雪花占据贵州市场绝对优势埋下铺垫。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认为,此举或使华润雪花贵州市场的占有率高达75%。

   茅台啤酒的品牌何去何从,成了另一被关注的话题。早于2011年即有消息称,华润雪花收购茅台啤酒成功后,茅台啤酒品牌将保留使用3年,随后逐渐向雪花品牌转化。

   “啤酒企业并购多数做法是看其在当地的品牌影响力,如果区域市场的市占率、品牌力都还有,那么该品牌不会马上消失。”张保平对记者表示,“同时,并购一方也会在基地生产自主拥有的品牌,并行不悖。”

   在谢骥看来,华润雪花收购茅台啤酒与收购金威不可同日而语。“金威本身就比较强,收购它可以算是强强联合,但收购茅台啤酒只能说华润雪花是在扫荡剩余市场。”在谢骥看来,啤酒市场的寡头格局已经形成,再收购充其量只是“补弱”。

分享到:
更多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航空餐为何让你“食欲全无”
下一篇文章:“驴肉掺假门”确认当周 沃尔玛中国首席合规官被调离
陕西食安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本站原创”的信息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所有。如偶有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注明"来源:“www.cnfdn.com.cn陕西食安网”。如需要经常性转载、摘编和发表本网信息作品,请事先与本 网联系。违反上述声明,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文稿内注明“来源:XXX”的文章,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根据“文责自负”的原则,转载该文章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的负责。
③ 如因本网发布的作品内容涉及版权或存在其他问题,请于文章发布后的30日内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关于我们会员专区诚聘英才联系我们帮助信息电子商务在线投诉纠错留言网站导读友情链接
© 2001-2023版权所有 陕西食安网 |网管QQ| 345615198 1960375031 1405218651
本网特聘北京惠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 技术支持:【善微云】
陕ICP备2023002380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6020002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