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超半数网友不满社区菜市场

从街边夫妻店到大型商业综合体,再到现在深入社区组合形态,北京市的社区商业在不断的转型升级。日前,北京商报通过官方微博以“帮社区商业出新招”为话题和网友互动调查发现,超半数网友认为社区菜市场服务不便。此外,便利店、餐饮、儿童教育、老年服务也成网友热议话题。
《北京商报》商业周刊日前联合北商商业研究院从北京东、西、南、北部选取了和平里社区、芍药居社区、望京社区、通州社区、房山长阳社区、大红门社区等12个有代表性的大型社区做调查。这12个样本中,既有老牌社区,又有通州、房山等新城社区。
针对社区商业调查发现的问题,北京商报官方微博面向近50万粉丝进行了“帮社区商业出新招”的调查互动。在参加调查的微博网友中,42%的网友对自己居住社区的农产品市场不够满意,其中超过一半的网友认为社区菜市场距离太远,不能满足日常的需求;还有近30%的网友对社区菜市场提供的水果蔬菜品质和价格不满意。
除了农产品市场,便利店也是重点反映对象。调查中我们还发现,30%的网友不能满足于现有的社区便利店。
反映问题较为突出的主要集中在通州、天通苑以及长阳等远郊区县的网友。部分网友反映,社区周围的小便利店和夫妻店商品数量有限,且更新不及时。
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北京的便利店还不到2000家,距理想状态下的店铺数量相去甚远。不仅如此,店铺的分布也极不均匀,以7-11官方发布的数据为例,其130多家店铺集中分布在朝阳区、海淀区和东城区,西城区仅有5家,通州区也只有1家,而其他区域则尚未开店。
同时,美容美发、洗衣、家政、便利店等都存在杂牌军的问题也反映突出。在年轻消费群体看来,更希望社区周边能有大众化的连锁餐饮进入。另有来自通州、朝阳等以年轻消费群体为主的新社区网友则对幼儿教育诉求较高。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生育高峰的到来,新兴社区的很多年轻住户已经升级为三口之家,儿童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此外,随着老龄人口增加以及消费习惯的改变,一些老旧小区对增加社区送货上门、家政、代收代缴等服务呼声颇高。但我们在调查时也发现,在一些老小区,由于物业设施和道路交通限制,一些便民业态无法进入。(记者 王运 周雪昳/文 张笑嫣/摄)
·网友声音·
@娇柔小狮子:对于新建小区购物还不是十分便利,特别是米面油等必需品,我建议社区可以根据民意联系厂家或超市直接进行大宗团购,将这些物品送到家门口,既方便百姓又节省成本!另外还可以搞品牌商家进社区活动,这样可以去厂家直接参观采购,更放心更实惠!
@学生宿舍夜话:期待社区直接像大超市那样来个农社对接,这样既方便了农产品销售,又可以保证大家吃到原味的农产品。
@Emma萨琪玛:社区老年人较多,可以增加外卖、送货上门服务,另外正规的早点店较少,应该引进一些品牌好、经济实惠的连锁店,让大家吃上放心早点!我非常支持“15分钟生活圈”方式,这样既方便了居民又节约时间、节能、环保,期待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auliyan:下班到家的时候社区的菜市场都关门了,如果也有宅配就好啦!
@ILoveGuineaPigs:增加收快递的业务就更好了!